新型电力系统应如何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力系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应如何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电力系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应如何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挑战?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源网荷储”技术还需要进行哪些调整和突破?对此本刊记者对三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江冰进行了专访。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业与能源” 作者:余璇)
1
《中国电业与能源》: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电力系统将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江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党中央统筹考虑能源安全和生态保护,对我国能源事业发展作出的最新部署。其主要路径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电力系统是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在能源安全方面,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高位,2021年达到72%,大力提升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自身能源禀赋,降低对石油、天然气进口的依赖。在生态保护方面,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同时建筑、交通、冶金、制造等多个行业的减碳、深度脱碳也有赖于电能替代和电力行业的清洁替代,电力系统是能源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主力军”。
2
《中国电业与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到底“新”在哪里?
江冰: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根本特征,新型电力系统的“新”首先体现在这一点,其他典型特征和有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多是基于这一点衍生和演变的。一开始发展风电、光伏,只是一种对新技术的探索,从规模上来讲是对传统能源的一种补充,电力系统只需要在局部做一些适应性调整。随着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发用两侧的渗透率都在持续提升,适应性调整的广度、深度都在增加,维持传统电力系统模式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最终量变必将引起质变,在传统电力系统上所做的修修补补将难以应对这种挑战,需要从理念、组织、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从而构建起与大范围、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另一特征,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可再生能源的大比例接入、非传统电力负荷的快速发展等等,使得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数字化是认知、应对、驾驭这种不确定性的必要条件。在更宏观的层面,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文明的新时代,只有数字化的能源系统,才能够以最低成本、最佳方式为人类社会供应最优质的能源,满足数字文明和数字经济对能源的需求。
3
《中国电业与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应如何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挑战?
江冰:目前新能源已进入市场化驱动、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的阶段。上半年,我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80%。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要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挑战,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电源更友好。在电源侧就设法降低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挑战,例如在新能源场站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平滑新能源发电出力等。在开发大规模新能源基地的同时,高度重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实现电源分散化,做到“电从身边来”。
二是电网更坚强。加快新能源基地外送通道的建设,特别是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增强电网远距离配置资源的能力和骨干网的支撑能力。推动配网改造升级,发展适应分布式电源等接入的有源配电网,参与电网平衡与调度,改变传统输、配电网的关系。
三是系统更灵活。加快抽水蓄能建设和电化学储能推广,实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多措并举增强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充分利用居民、商业和一般工业负荷的需求弹性,探索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终端用能的新模式新业态,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
四是运行更智能。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加快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关技术的研发创新、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特别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技术,逐步实现调度算法化,增强对分散化、间歇性、波动性资源的调度能力。
4
《中国电业与能源》:目前,新型电力系统在灵活性调节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建议?
江冰:与全国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目标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存在灵活性资源不足、调节能力建设滞后的问题。这其中有能源禀赋的因素,更多是因为政策支持不够、机制不完善带来的激励和动力不足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
一是大力推进储能电站建设。完善抽水蓄能“两部制”电价,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重点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建设。给予新型储能电站独立市场地位,允许其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对部分技术路线给予价格支持,提升储能投资运营的经济效益,加快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合理分摊新能源接入后所增加的系统成本,建立调峰补偿等机制,引导存量煤电加快灵活性改造。对新建机组明确调峰能力要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设天然气发电,增强系统调峰能力。
三是聚合引导用户侧资源参与调节。加强需求侧响应等机制研究,明确政府、电网、用户责任和义务,规范参与程序,提升聚合引导能力,积极推动用户侧资源深度参与电力系统平衡。
四是有效提升“源网荷储”协同运行能力。推动电力系统全面数字化转型,加强“源网荷储”各环节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的精准调度、智能调度和高效利用。
5
《中国电业与能源》:“源网荷储”4个方面技术上还需要进行哪些调整和突破?
江冰:“源网荷储”4个方面将呈现以下趋势和特征,也需要实现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调整和突破。
一是电源友好化。电源需要更好地适应并网及安全运行需要,打造电网友好型电源。为实现这一点,需要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虚拟同步机技术等方面开展更多研究,降低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提升新能源场站主动支撑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分布式能源有关技术,降低集中消纳对电网带来的挑战。
二是电网平台化。在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电网在能源体系的枢纽作用将强化,能源配置的平台作用将逐步发挥。基于电力枢纽转换的多能互补技术、综合能源业态需要继续探索推进,电力P2P交易技术以及绿电交易、隔墙售电等新市场新业态也将得到发展,进一步助力电力市场改革和新能源发展。
三是负荷双向化。传统的电力负荷难以控制和互动,“源随荷走”是电力系统平衡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新型负荷的出现,负荷侧逐渐变得可中断、可控制,有巨大的需求弹性。面向终端用能,可加快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及V2G技术、大规模数据中心智能调度、负荷集成及虚拟电厂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研究。
四是储能要素化。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将是电源与负荷之间的“自由人”,是系统平衡不可或缺的第四要素。除技术成熟的抽水蓄能外,需要结合应用场景和系统需求,大力发展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型储能。氢作为一种能量载体,也将在电力系统的长时储能中发挥重要作用。
6
《中国电业与能源》:现阶段,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还需解决哪些问题?
江冰:新型电力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在规划、建设、运行、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也必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电力企业、技术厂商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携手共进。在当前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加快统一思想认识。新型电力系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对于实现路径、推进节奏仍有不同意见,需要各方加强沟通,在交流中逐步清晰内涵、在碰撞中逐步统一思想、在实践中逐步深化认识。
二是要加快开展理论研究。新型电力系统在系统稳定、技术特征等方面将展现出不同特点,需要加快开展有关理论研究。特别在安全稳定运行方面,需要按照“硬基础、软机制”的思路,系统构建新安全理念、新安全标准、新安全构架、新安全技术、新安全机制,全面提升安全裕度和适应性。
三是要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要围绕新能源发电控制、源网荷储协调运行、电力系统数字化、新型储能建设推广等方向,加快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四是要加快推进电力改革。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继续深入推进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电力体制改革,保障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顺利实施。
2015年我国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到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明晰。我国的能源立法、政策体系、管理架构、监管方式、市场组织、规则设计等都要围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转型需要,全力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电力体制改革,就是要“还原能源商品属性”,进一步完善价格机制。要通过电力市场建设与交易规则设计,使电力的供需、质量、可靠性、清洁度等因素在交易中得以体现,最终实现按需、按质论价。在价格机制完善后,价格会成为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之外的第五要素,通过引导电力供需,确保系统的实时平衡与安全。价格机制的完善还将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例如赋予储能独立的市场地位,允许其参加市场交易,将大大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
7
《中国电业与能源》: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智慧运维能力?
江冰:新型电力系统必然采用智慧运维方式,但目前智慧运维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智能运维技术多,有效性尚需验证。市场上“智能运维技术”层出不穷,但能够实际应用且被证明有效的还比较少。二是单项技术功能单一,应用范围有限。单一智能运维技术能够承担的任务较为有限,难以达到降低运维成本、减轻人员负担的预期。三是单项试点应用多,系统解决方案少。智能运维技术推广往往采取项目试点的方式,但这些试点多针对单项技术,缺乏在需求、技术、成本等方面的统筹。
要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智慧运维能力,我认为必须以全面数字化为基础,研究建立电力系统运维模型,实时接入设备运行核心数据,充分利用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电力系统智能运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整合智能运维技术和专业运维资源,提供智能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智慧运维解决方案,推动人工运维向智能运维、修复性维护向预防性维护、业主自运维向第三方专业化运维的转变。
(江冰,现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委员,工信部新能源汽车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特邀顾问。)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告上法庭,索赔百万:谁来保护售电公司的利益?
-
【电改新思维】电力零售交易市场何去何从?
2022-12-06电改,新思维,电力,零售交易,市场,大秦售电,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
上调长协电价合法吗?大秦售电起诉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2022-12-02上调,长协,电价,大秦售电,起诉,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
告上法庭,索赔百万:谁来保护售电公司的利益?
-
【电改新思维】电力零售交易市场何去何从?
2022-12-06电改,新思维,电力,零售交易,市场,大秦售电,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
2022-08-19电力发展报告
-
上调长协电价合法吗?大秦售电起诉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2022-12-02上调,长协,电价,大秦售电,起诉,贵州电力交易中心 -
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云南电力市场化交易快报(2022年3月)
2022-03-03昆明电力交易中心 -
四川售电市场|指标和政策规则的变化对2022年度交易影响几何?
2022-01-10四川售电市场
-
国家发改委回复30家单位解决增量配电网发展堵点的建议
2022-07-22增量配电网 -
增量配电的春天来了?
2022-03-03增量配电 -
国家发改委给14家单位回函了!完善落实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的八条建议
2021-03-10国家发改委,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政策,八条建议
-
电改“跨省跨区域”为何尤其重要?
2022-02-07跨省跨区域 -
能源服务的线上线下
2021-12-20能源服务 -
【电改新思维】目录电价“天花板”掀开后,对电力营销系统的影响
2021-10-16全面,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
-
关于虚拟电厂这件事
2022-08-19虚拟电厂 -
【电改新思维】破售电僵局,亟待完善代理购电价格形成机制
2022-03-30电改,新思维,代理购电,电价 -
杨玉峰: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探讨
2022-03-14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机制
-
“核聚湾区・能动世界”——2022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在深圳隆重开幕
2022-11-17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 -
2023世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博览会
2022-08-30太阳能光伏产业博览会 -
2023第十三届亚太国际电源产品及技术展览会
2022-08-30电源产品及技术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