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管理致胜 圈重点细分类信息化抓手

2013-11-19 10:00:09 EP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2012年初,拥有50多年历史、中国装备制造领军企业上海电气,把这一年确立为管理年。1月9日,在上海电气新年第一个工作会议——管理工作会议上,集团董事长徐建国发出管理制胜的号召,他强调:各项管理要求,

    徐建国希望重点突破。在2012年年初的管理工作会议上,上海电气圈定了22家重点企业、23家跟踪企业作为重点。这45家企业占集团企业总数不到1/4,但可以说是上海电气“关键的少数”。其中的重点企业销售收入在集团中占比60.66%,更在集团制造业板块中超过70%;再加上跟踪企业,合计销售收入达594.42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65.82%。

    然而,这45家企业的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是次大会上,徐建国从管理学角度提出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三阶段理论,即:基础管理阶段、优化流程阶段、可视化和ERP阶段。要求“每个产业集团和企业要想明白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实事求是”,然后对“阶段”抓药。“不仅要说抓什么,还要说出为什么,看抓的重点是不是集团效益的大头,是不是集团发展的瓶颈,要有数据分析,然后问题导向。”

    但所谓管理,其实遍布企业方方面面,治理结构、决策体制、组织结构、机制和流程、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企业文化和企业信息化等尽在其中。就制造业而言,又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销售、服务、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环节。

    如何确定这些企业当前改进的重点?徐建国提出主抓两大方面:一是以质量管理为主的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二是以现金流为主的财务管理。

    “质量管理要重视工艺的改进,鼓励技术人员研究工艺;现金流的关键问题是抓应收账款。”

    细化分类

    是次会议后的实施中,从各企业管理水平出发,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重点企业开始细分其所属管理阶段,按照徐建国所讲的精神,将各类企业的管理水平按四个阶段来管理。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定义各个阶段:

    第一是基础管理阶段。此阶段企业的信息工作以传统手工分类和管理为主,对现场管理重视不够,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搞突击,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计划管理非市场导向,市场需求与生产计划脱节,库存高。

    第二是梳理和优化流程阶段。此阶段企业开始从各个条线对流程进行了再造,管理基础较好,部分工作已局部采用信息化管理,信息跟踪系统比较完备,经营计划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存货、应收账款情况比较清晰。上海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这方面已经下了不少功夫。

    第三是移植信息化管理阶段。此阶段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基本完成,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动态管理能够做到阶段性(周、月、季度),计划执行、反馈和管理的系统性有所提高;可视化取得良好效果,能够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和设备使用情况,形成数据采集平台,为管理和降本提供数据支撑。大部分“8+1世界级工厂”处于这一阶段,并正在向全面信息化管理阶段迈进。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发电机厂,虽然ERP尚未完全上线,但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正在点上实施,线上贯通,并分步在面上推行。

    第四阶段是全面信息化管理阶段。此阶段企业ERP全面上线,可每时每刻了解采购、生产、销售等管理实时动态信息。ERP系统不再是简单满足财务需求,而是全面运用到工厂整个经营过程中,能够实时、真实、动态反应企业“质量、成本、交货期”的运行状况以及与预算、计划的偏差,并实现动态调整管理。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现处于全面信息化管理阶段,成为集团和行业的标杆。

    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干锦看来,上海电气的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处于领先地位,但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企业相比还存在差距,其中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管理差距较明显。

    信息化抓手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生三次企业管理革命。可以说,第一次是效率的革命,第二次是质量的革命,而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第三次革命,将是效率、质量管理与信息化结合的革命。

    有鉴于此,“管理年”活动中,上海电气有意将信息化作为提升全面管理水平的抓手。2012年中的一次领导班子会议上,徐建国要求将企业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同步推进。

上海电气信息化至今已经历四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