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实施 电力市场大步迈向有效竞争

2017-02-13 20:12:00 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季晓丽   点击量: 评论 (0)
我国已是世界最大能源生产消费国,但能源市场发育尚不健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电力需求也随之下滑,用电淡季部分电厂负荷仅为50%左右。但从另一方面讲,电力供应不再偏紧甚至阶段性供大于求,也为推进


变“独买独卖”为“多买多卖”
 
《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市场主体包括各类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各类市场主体在清晰明确的市场规则下公平竞争和购买电力服务。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实施意见》明确了市场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的初期目标;强调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竞争性环节电价,与扩大直接交易主体范围、市场规模以及市场化跨省跨区域交易机制协同推进;建立了与电力供需相对应的实时价格机制,可以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实时平衡;允许试点地区选择采用区域电价或节点边际电价;明确了市场化后的应急处置原则。”
 
“电力市场建设重在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反映供需变化、实现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间传导的价格信号,变‘独买独卖’为‘多买多卖’,提高市场竞争性,增强电力用户的用电选择权。”该负责人表示。
 
改革前的电力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多种可选的个性化服务和灵活的价格机制,没有多样化的市场品牌;对电力生产者来说,生产多少、在哪里生产、产品价格都不由生产者决定。电力资源要市场化交易,但要通过什么确定电价?
 
过去大用户直接交易,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但由于缺乏市场化的电力电量平衡机制,不能真实反映电力供需,价格信号失真,因此需要建立现货市场。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田立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因为电力资源无法储存,通过电力现货市场确定电价很难。
 
“发电厂不可能像‘合上电闸就通电’那样瞬间产出电来。”田立认为,任何现有电力市场都是一种远期合约交易,但也导致了价格无法反映未来供求变化。2000年,美国加州电荒,就是因为发电机构未预料到1999年夏季的高温干旱,导致水电供不应求。“远期合约加上应对突发情况的后期合约价格调整,才能保证电力市场的稳定。”田立表示,电力改革应建立新的电力衍生品市场,这是无法回避和跨越的关键环节。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