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交易=让步民资?电改教会了我们什么?

2017-02-13 19:47:11 北极星售电网   点击量: 评论 (0)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开启,其目的是打破原有电网集团的体制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电价形成机制理顺。而推进电力交易市场化,甚至形成全国性的电力交易机构体系,则是引入市场竞争的关键一步。构建电力交易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全解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中发9号文)出台仅半年,贵州电力交易中心这枚“先行棋”落子迅速,引发各方关注,成为本轮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中的一大亮点。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批复,建立公平、规范、高效的电力交易平台,是新电改“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体制构架的具体形式体现,未来将引入市场竞争,打破市场壁垒,建设全国省级试点电力市场。
 
因此,在贵州“先行先试”组建全省唯一的电力交易中心,顺应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各方的要求。
 
据了解,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于今年2月正式成立,是一个全新的、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接受贵州电力市场化工作领导小组(由贵州省经信委、发改委、能源局、能监办等组成)的领导,目前挂靠贵州电网公司。
 
“预计到明年6月,贵州省电力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将正式上线。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也可能按照试点方案适时调整为公司制,但交易中心绝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依法依规提供规范、可靠、高效、优质的电力交易服务,形成公平公正、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促进市场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贵州省经信委电力协调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
 
实际上,贵州电力市场化交易“先行先试”所释放出的电力体制改革红利已经让贵州省部分用电企业初尝“甜头”。
 
截至目前,贵州电力交易中心陆续开展了年度直接交易、集中竞价和挂牌交易,目前已有14家发电企业和425家用户参与,签约交易电量263.7亿千瓦时,约占省内售电量的31%,居全国之首。按年度签约电量测算,全年可为用电企业减少用电成本12亿元,稳住省内电量约100亿千瓦时,扼制铁合金、黄磷、磨料、工业硅等行业的用电进一步下滑约55亿千瓦时,拉动用电增量15亿千瓦时,改革红利已得到释放,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为“保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业内人士介绍,电力交易中心主要有研究起草交易机制和规则、市场交易策划和组织、市场管理、统计结算和分析、信息统计与披露管理、技术支撑建设及运维管理等六大职能。目前,贵州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电力交易售电业务主要针对火电企业,下一步主推的交易品种涵盖电力直接交易、富余水电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电力交易(“西电东送”按照国家发改委意见执行)等。
 
“再形象一点,电力交易中心的功能与模式类似证券交易所。”上述人士如是诠释。
 
本刊记者还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贵州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的批复,本轮贵州省售电侧改革试点仅在兴义市和贵安新区开展。也就是说,试点区域的电力交易业务将面向民营资本放开,各类售电公司将会通过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平台,逐一“粉墨登场”,共享改革红利。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