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解读:推动电力装备发展(电力装备篇)
电力装备是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包括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等。一、主要成就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
四、政策建议
(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利用转制研究院所和用户已经建成实验室的基础,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搭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打破目前存在的技术不能共享,各企业独自为战的局面,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家已有专项计划加大对电力装备的支持力度。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完善产业布局的步伐
根据电力装备上下游配套关系,加快结构调整、企业联合和产业重组,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塑造产业集群优势,实现科研、设计、制造、成套服务、金融和工程施工一体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大型企业集团。
(三)完善相应财税政策
加快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出口信贷资金投放,支持国内企业承揽国外重大工程,带动成套设备和施工机械出口。完善节能环保产品补贴政策,对购买高效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的终端用户给予补贴,并适当延伸高效节能环保装备产品的制造企业。建议国家的财税等相关政策向装备制造业倾斜,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出台有利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相关财税政策。
(四)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培育国际化品牌
在满足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外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国外、国内两种资源优势,实现“借船出海”,借鉴和利用跨国公司成熟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模式,凭借国内企业的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扩大“走出去”的途径,并逐步在国际上形成中国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