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高地

2015-06-24 11:46:26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广宇  点击量: 评论 (0)
2015年最热的产业概念莫过于互联网+了:李克强总理用了一个简单的加号,力图推动各行各业与互联网建立关联,把产业融合和技术创新变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展望到2035年的20年间,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工业、农业和


突破关键技术,蓄势智能创新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将围绕以上目标,从三大方面发力:一是夯实基础;二是深度融合;三是蓄势智能创新变革。
 
夯实基础的核心是突破关键技术。因为在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目标中,未来工业产业界必须集中力量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打造良好的信息产业支柱,为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们在核心技术方面完全受制于人。所以笔者认为,突破关键技术是重中之重。首先,必须要形成核心技术专利区。在核心技术专利方面,主要攻克集成电路、基础软件、数据储存以及“大物移云”这几个方面。其次,拥有核心技术的专利载体,在中国要形成技术领域的巨无霸企业。尽管中国创新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只能由超大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并购来掌握。
 
深度融合,主要是指与工业、农业和城市构建的“融合”。深度融合的一个方面是智慧农业,这点上其实我们才刚刚起步,它将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工业融合方面,现在的热点题材是“工业4.0”,就是要有智慧的工厂、智慧的制造。此外的融合就是智慧城市。相信从能源、人口流动到公共服务、水资源、建筑和家庭,信息技术都会带来划时代的改变。
 
智能化将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对于人工智能这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领域,我们希望政府像对待航天工程那样,引导其突破关键技术。
 
释放改革红利,扶持创业投资
 
为促进信息技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六项政策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改革中国现行科研管理体制,进一步放松对科研与产业融合的管制,把科研力量放归到商业和社会实体中间。
 
第二,着力提升社会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创新转化。在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还是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改革应向完善成果转化制度方面推进。
 
第三,强化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信息技术领域就不会有创新存在。只有中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创新国家中我们才能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重视科研和技术型企业家人才队伍的建设,持续支持大众创新创业。
 
第五,健全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信息技术在今天被认为是跟国土安全一样重要的敏感领域,将来所有的资产本质都是数字化的,如果不保护好信息,就等于没有保护好国家和个人的重要资产。
 
第六,建议在信息技术产业里采取普惠财政的方式,取消行业内对企业给予的所有专项补贴。不合理的政策安排,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和回报过低,最终变成“制度陷阱”。取消专项补贴,政府可以把钱用于民生、社会等更重要的领域,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没有VC就没有硅谷,我们认为政府应该花大力气,在尽可能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优化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给予中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出资人政策红利,包括放松创业投资的限制,放宽投资人的门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投资的领域,放弃政府和公共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创投看似收益最高,实则风险最大,因此应让买者自负,让投资者风险自担。
 
(作者系金陵华软投资集团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副理事长)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高地 中国 新一代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