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2015-02-25 21:25:48 电气中国杂志 作者:姚伟  点击量: 评论 (0)
电力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电力体制即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电力体制,即国家以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对电力行业严格管制,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一体化,从初始勘测设计、资金筹划、工程建设、电站电网搭建到末端电力


我国用电终端电价水平发展不均衡,形成交叉补贴。工业大用户电价偏高(电价成本敏感,电压等级与负荷率高,用电量大,电价成本降低的效应明显),居民电价较低(供电环节末端,电压等级与负荷率最低,供电成本较高,用电量较少,对电价成本不太敏感,电力浪费较为严重),居民电价与工业电价的比价小于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 的平均水平。

我国电能供需失衡,供需双方很难直接交易,电能资源未充分利用。直购电试点之外地区的普通工业用户都不能与电力供给方直接交易,这种供需未打通的体制下,电力资源宽松、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发电企业按计划上网,造成大量电能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且跨区输电通道不畅,电力资源在区域间调剂余缺能力较差,东北、内蒙古电力富余,常年供过于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低于缺电的华北和广东地区。

此外,尽管我国输配电网投资建设逐年增加,但是区域间输配效率较低。近年来输配电网建设稳步增加,电网累计投资逐渐超过电源投资,但是在当前供需失衡的电力体制下,输配效率仍然较低,跨区输配通道项目上马迅速,未考虑地区之间的电力资源供需情况,“山西—湖北100万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运行以来并未提高输配效率(山西省与湖北省均无多余的电可供外送);又如“连接内蒙古呼伦贝尔和辽宁的±500千伏直流工程”,投资60多亿元,2010 年竣工投运以来每年可向东北地区的负荷中心输送180亿千瓦时的电量,但是内蒙古与东北电力市场均供大于求,发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逐年降低。

近年来,我国光伏、风电装机容量总量较大,增速较高。201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12.92GW,占全球年装机量的30.5%,其中光伏电站装机12.12GW,分布式光伏0.8GW,2010~2013年均增长278%;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91.4GW,同比增长 21.4%,居世界第一。

这也导致了我国新能源丰富地区并网消纳问题严峻。一般来说,新能源丰富的地区用电负荷较小,外送通道容量有限,系统调峰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新能源送出与消纳要求,若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其电量在省内消纳必然会挤压其他电源的市场空间,导致火电企业全面减产亏损,所以我国一直存在新能源并网消纳问题。

数据显示,在风电资源消纳方面,2013年西北电网和东北电网风电利用小时数均低于华中电网和华东电网,东三省仍是“弃风”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其中吉林省“弃风”率居全国之首,“弃风”率近50%;光伏资源消纳方面,截至2014年8月,局部地区“弃光”限电仍然较为严重,除江苏省外,西北地区几个光伏大省中,甘肃省近年8月份利用小时数最低,个别电站弃电量达40%。

新一轮电改正当其时

新一轮电改时点与2002年类似,整体环境较为宽松稳定,对电力行业震动较小。2002年我国刚刚加入WTO 组织,固定资产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发展较快,且电力行业盈利状况整体保持平稳,故2002年推出电力改革不会对当时经济与电力行业产生较大震动,于是2002年“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等改革措施有较为宽松的改革大环境。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