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增量配电改革要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一)重重困惑

2020-06-29 10:38:21 先思录 尹明  点击量: 评论 (0)
编者按:前些天,笔者和从事增量配电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姜庆国师弟深聊起增量配电改革,不约而同有种困惑之感。趁着端午假期及疫情带来的

编者按:前些天,笔者和从事增量配电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姜庆国师弟深聊起增量配电改革,不约而同有种困惑之感。趁着端午假期及疫情带来的难得安静,笔者将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包括自己原有的以及与师弟讨论中启发得到的)写成由五篇小文组成的系列,借助“先思录”这个平台与更多的伙伴、朋友们分享和交流。由于很多思考也处于朦胧探索状态,加之笔者理论水平有限、站位高度有限、实践广度深度有限,所以小文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肯定会被一些伙伴、朋友们不认同。笔者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用此系列小文唤起伙伴、朋友们对增量配电改革的再认识、再思考,乃至再出发。

这几年下来,笔者也参加了数十场的论坛、交流和研讨,写了数十篇文章,出了数十个方案,兜了一大圈,发现到现在还没搞明白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实在有些惭愧和对自己的小怒。难道就这样,我把自己宝贵的“青春的尾巴”都给浪费掉了吗?

困惑1: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了降低用户电价?

电价是电改的核心问题之一,复杂性高,牵扯面广。从逻辑上讲,用户体验到的到户电价(以参与市场交易用户为例)可由市场交易电价(即上网电价)、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还包含线损、交叉补贴等。增量配电改革到底能降低这些电价构成中的哪部分或哪些部分?

一方面,增量配电网目前主要是被动的“小网”,上层有电网公司的“大网”制约,其配电价格受到省级输配电价的那优美的“倒三角”结构的约束,卡得死死的,想跳出,几无可能,只能是承诺打折配电价格了。

另一方面,增量配电网名字虽然带个“网”,但实际更多情况是“电网形态的大用户”,根本未被赋予常规电源接入、电网调度、网网互联等电网权利。政策文件也没有理直气壮地为增量配电网的“这些本该有的权利撑腰。

笔者看来,增量配电网在降电价上的最大作为是作为“片儿区”的用户电量集中代理,可这完全可以由其他售电公司来实现,不是非要增量配电网才行。同时,如果真要降低到户电价,直接出文件效果会更好。

困惑2: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了降低用户电力成本?

用户(主要是指大工业用户)的电力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三块:固定资产投资、电费支出和运行维护等成本(详见微信公号“配售电商业研究”相关文章)。

从降低电力固定资产投资角度看,由第三方或增量配电网企业投资建设配电设施,可以避免用户投资沉淀风险,可以减少由用户自建造成的对高价值营运资金的占用,对平滑用户投资现金流有好处。

从降低用户电费支出角度看,能效、电价、电量是影响用户电费的三大关键因素,看不出开展增量配电网与这三因素的优化、降低有什么必然联系。

从运行维护成本角度看,据笔者多年调研,一些高载能企业内部的能源事业部、动力厂的用能用电管理水平已经很高了,内部模拟市场、基本电费缴纳方式优化、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电力与生产流程的匹配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功经验,第三方如果没有多年的行业积淀很难取代或超过。

由此可见,增量配电改革对减轻大工业用户在电力设施配套投资压力,会带来一定的好处,而对于降低用户电费支出或运行维护成本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可这点好处,也可以采用优化融资方式,如采用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或第三方投资等方式解决,不一定非要搞增量配电网

困惑3: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了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此轮改革之前,有些电网企业的确存在“衙门作风”“大爷做派”。但随着近些年“放管服”改革的推进,电网公司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效果也有了大幅提高,包括零上门、零审批和零收费的“三零”服务在内的一系列举措降低了用户用电成本,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效果明显改善。

搞增量配电改革,社会资本的供电服务质量谁又能确保一定能比电网公司的好。笔者看来,与其说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提升电网公司的供电服务质量,还不如说,直接通过加强监管约束好电网公司的垄断权力滥用更有效果。对于社会资本控制的增量配电网而言,谁又能保证不会滥用垄断权力呢。

笔者认为,提升供电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监管,在于惩罚。

困惑4: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了挤掉电网公司投资中的水分?

这条理由笔者已经深信了多年。电网公司的投资是怎么回事,成本到底是多少,多年来一直为社会所好奇,就连相关政府部门目前都很难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不用说全国不同区域,就连同一个省份不同地区的同类型同规模的电网工程投资差异巨大,有的单位造价能差出20%~30%。2019年央视披露了哈尔滨“李氏三兄弟”独霸当地76.7%电力工程非法获利近34亿元的黑幕后,似乎让人看到了“冰山一角”。笔者希望,这只是个别极端情况,大部分地区的电力工程市场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但不能否认这个市场的“水的确很深”“含水量的确较高”。

所以,很多人都笃定能通过社会资本建设增量配电网,作为对标,可以作为“公允价格”反映出电网公司投资的“含水量”了。初想是那么回事,可细想,觉得有些不妥。

首先,小电网与大电网的设计建设标准很难统一,小电网功能更单一,用户更少,没有承担太多的“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一般在保护配置、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达不到大电网的要求。

其次,小电网的设计建设灵活性比大电网要高很多,前者与所服务的企业的投资投产达产计划紧密相关,所以更多属于“紧关联”“配套性质”投资,风险性小很多;而大电网的设计投资建设相对要超前实际负荷电量增长较长时间,风险性更大,资金占用与成本更高。

再有,是大网和小网的设备采购、供应链渠道及资金成本方面差异明显。

因此,大、小电网在电力基础设施投资上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侧重点差异明显、技术经济标准和指标差别明显,使得两者之间的投资对标功能难说公正合理。

如果真的想要摸清电网公司的投资“内情”和真实成本,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对电网公司电网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成本监审和定调价等相关环节的监管(技术手段与政策措施)实现,没有必要非要在搞一个小电网出来对标。

困惑5:政府推增量配电改革是为了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电网投资领域?

对此条,我是越来越不以为然了。从已发布和实施的四批次增量配电试点进展情况可以看出,除去由地方电网或实际存在的供区转制而来的增量配电网外,其他的增量配电网项目进展和实施顺利的寥寥无几。最早一批想掘金增量配电改革的社会资本,绝大多数估计一肚子的憋屈和无奈,因为都到了想“卖个路条”“卖个股权”都没人要的地步(即有些试点项目现阶段的市场价值几乎为“0”了)。今后如果再无法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无法消除来自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明的暗的”手段与阻挠,社会资本对增量配电改革的信心与期待只能是“Gone with the wind”。

那到底为什么政府非要推进增量配电改革?推动增量配电改革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政府启动增量配电改革如果是因为电网公司的服务不好或是担心电网公司不合理投资,可以加强监管和严厉惩处;如果是因为用户电价高,可以通过理顺价格形成与传导机制,甚至直接出台电价政策。

……

(未完待续)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