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造假,除了退出处理,我们还需关注什么?
2018年1月16号,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市经贸信息委关于全面核查广东电力市场一般用户2016年用电数据结果的通报》。此次深圳
2018年1月16号,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市经贸信息委关于全面核查广东电力市场一般用户2016年用电数据结果的通报》。
此次深圳经信委发布通知公告,主要是查处准入材料存在造假的情况的电力用户。
处理被举报已做处理的4家企业外,还有36家企业存在申报电量高于其在深圳供电局的实际计费电量,计费电量不符合准入用电量要求的情况。占全部核查企业数量(80家)的45%。其中,工业企业24家,商业企业12家。
此次“打假行动”,是否会引发以下问题
1.较比粤东西北,珠三角地区可能是调查的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工商业用户数多,且无产业转移园区,大部分企业是以电量门槛进入市场。部分企业为了牟利,可能在电力市场的准入材料上作假。那么,深圳经信委此次调查,是否会带动其他地市认真彻查此类情况。
2.相关部门是否会追讨电力用户及其代理的售电公司的违规所得。
上述的36家企业,只统计了工业电量低于4900万、商业电量低于2940万的。(按一般准入工业用户5000万千瓦时,商业用户3000万千万时,参考省电力交易定的偏差值2%)
若按平均工业电量为4000万千瓦时、商业电量为2000万千瓦时计算
则这36家电力用户总用电量:24*4000+2000*12=12(亿千瓦时)
按2017年长协均价6.4分/千瓦时计算
则总违规所得:12亿千瓦时*6.4分/千瓦时=7680(千万元)
3.若企业停止交易资格,是否会纠正相关考核问题。
据易电君了解,目前广东交易中心因电力用户资质问题退出市场,并未对其所代理售电公司申报电量一并减少。对本来出现负偏差的售电公司来说,退出市场的那部分电量全部要被考核。
假设上述的36家企业均取消交易资格,那么那些代理这36家电力用户的售电公司,需被考核的电量加起来约为12亿千瓦时(按平均工业4000万千瓦时,商业2000万千瓦时计算)则每个月须被考核的电量为1亿千瓦时。
以12月度出清价差3.65分计算
考核费的最大值为1千瓦时*3.65分/千瓦时*2=730万元
4.随着电力改革不断加深,准入门槛的降低,被取消的资格的企业是否还能重返电力市场。
被取消交易资格的企业,是否存在2016年不符合准入条件,而在2018年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是否可以二次进入市场?而交易中心该如何处理或者相关部门该如何做出对策?
5.在长协阶段,就出现过用户多签问题,而此次用户准入造假,交易中心是否会将此类行为纳入信用体系建设考虑范畴?
未来广东电改走向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