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政策解读闭门会精彩摘录

2017-07-19 14:03:22 中国能源报  点击量: 评论 (0)
7月8日,由《中国能源报》主办的中国综合能源体系建设系列研讨会开篇之作——多能互补政策解读闭门会在京举办,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代表160人参会。2017年伊始,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多能互补集

电规总院能源研究所战略规划处副处长 徐东杰
 
技术设备助推多能互补前行
 
多能互补并非全新的概念,热电联产、冷热电多联供、风火打捆等都可以称为多能互补,那么为什么再次成为热点?主要是由于能源系统的发展面临着困难:首先是各自为政,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也不利于降本增效;其次是转换和输送环节过多,能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再次是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日益突出,原来是弃风弃光,现在又提弃水弃核,甚至弃火电;第四是新技术的应用缺乏动力。
 
多能互补的要素主要有:一是按需定制,要强调匹配,存量优先。二是因地制宜,主要是项目构造需符合自身实际。三是要经济合理,在利用好现有政策的同时探索新模式。四是智能友好,在能源需求方面既要满足个性需求,又要满足整体要求。
 
多能互补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创新。
 
技术创新——多能互补涵盖的品种很多,且发展空间很大,可细分为生产技术、转换存储技术、传输技术、消费技术和综合管控技术。
 
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能源供应,打破各个能源品种、各个阶段的壁垒;市场营造,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交易体系的增多;政策扶持,包括市场培育、充分竞争、准入和退出及投融资等。
 
模式创新——一是个性化服务,包括节能和增效等;二是租赁和盘活存量市场,化解过剩产能,提高资产利用率;三是综合能源供应,融合能源系统中生产和消费的边界;四是大数据分析,未来数据为王,谁掌握了数据,就把握了市场,就占得了先机,并通过数据分析使信息增值。
 
多能互补发展,技术是重要支撑,具体来看:
 
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通过打通数据壁垒,促进资源整合,提升时效性和准确性,拓展业务服务和强化监管。在能源领域,通过大数据,可对个人、企业的用能习惯、用能特点进行分析。
 
储能技术——包括储电技术、储热技术、蓄冷等,储能的应用场景很多,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但如何把储能做好,推进难度依然很大。
 
能源消费技术——目前储能领域进展最成功的是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的发展也推进了电池储能发展。通过互动技术,储能可成为未来能源的生产者,削峰填谷,平抑负荷,对能源系统既是冲击又是机遇。
 
综合管控技术——对智能综合能源供应而言,既包含传统的供电、供气、供热,又包含了公共交通、供水,协同技术、协同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技术发展来进一步推动多能互补发展。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小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微博分享到微信
我要收藏
个赞
政策解读
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