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五粮液造车的理想与现实 探索多元化坎坷前行

2018-01-23 11:32:1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多元化发展的五粮液集团,在2017年底加入新能源汽车的阵营。工商资料显示,2017年12月28日,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核准变更为宜宾凯翼汽...

\

多元化发展的五粮液集团,在2017年底加入新能源汽车的阵营。

工商资料显示,2017年12月28日,“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核准变更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翼汽车”)。根据股权结构,五粮液集团独资控股的普什集团持有0.5%股权。

2018年1月8日,五粮液集团官方解释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股份”)并没有造车计划,未来五粮液股份战略目标不变,做强酒业主业不动摇。这也是李曙光自2017年3月接任五粮液集团董事长以来的一贯表态。不仅如此,按照2017年6月李曙光内部发言的思路,五粮液集团将开启“二次创业”,“十三五”要打造千亿集团目标。2016年,五粮液集团实现营收703亿元。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9月茅台集团就宣布,到2020年,该集团要实现生产规模达千亿元。数据显示,2016年茅台集团营收502亿元。

“在白酒主业方面,五粮液与茅台无论从体量、股价到利润都相差甚远。”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分析,五粮液集团希望通过参与制造乘用车,从而实现业绩的大幅度增长,也折射出国内一线白酒企业已在思考“自身跨界能力、跨哪个界、跨界后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

“酒后”造车冲动

虽然普什集团仅持有凯翼汽车0.5%的股权,但是五粮液集团在进军汽车业领域的布局时日已早。

记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业界盛传五粮液集团启动了两个项目,一是投资50亿元~60亿元进入芯片业,二是投资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企业模具。但最终这两个项目都销声匿迹,未能付诸实际行动。

这样的造车冲动,发源于五粮液集团酒业配套企业的布局。“1997年五粮液酒厂组建615车间,主要生产防伪塑胶瓶盖。后来这个小配套厂逐渐发展为现在的普什集团。”有宜宾市熟悉五粮液集团的人士告诉记者,普什集团的机械制造产品涉及大型柴油机及核心零部件、汽车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等,此外五粮液集团还有川橡国际生产轮胎,可以为汽车进行配套。普什集团网站显示,2016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达192亿元。

由此,在2006年8月,五粮液集团收购华晨集团持有的新华动力46.5%股权,以此启动50万台动力轴承项目。2009年,普什集团又与华晨金杯共同成立华晨金杯绵阳分公司,迈出造车关键性一步,但后来却没了消息。随后,在2011年五粮液集团却将新华动力股权全部转让给南邦投资有限公司,退出了汽车发动机领域。

“根据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五粮液集团要想获得整车生产资格,只能和现有的汽车生产企业合作。”投资新能源汽车的安阳先生告诉记者,对于凯翼汽车来说,最值钱的就是工信部发放的牌照,至于为什么普什集团只拿了0.5%的股权,安先生猜测主要是为了获得汽车生产配件的“供销关系”,能够成为凯翼汽车的配套生产商。就普什集团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增加股权问题,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普什集团对本报采访函的回复。

探寻多元之路

造车只是五粮液集团探索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之一。按照五粮液集团官方网站介绍,“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以酒业为核心主业、多元化发展(现代机械制造、高分子材料、现代包装、现代物流为支柱产业)的产业格局。”

实际上,五粮液集团在探索多元化的路上颇为坎坷。2004年,五粮液集团一度涉足日化,首期投资1亿元,以期在三五年时间发展为中国日化十强,如今其组建的普什互美日化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看不到踪影。

此外,五粮液集团在1997年兼并的宜宾制药有限公司目前虽然存活,但其打造为“亚洲一流”制药集团的设想已然落空。还有“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损失几千万元后不得不停产,其营销公司也早已注销。此外,五粮液集团此前还从宜宾市国资公司受让了宜宾纸业(600793.SH)16.06%股权,在2017年9月,又再次获得37.77%股权的无偿划转。相关财报显示,宜宾纸业除去政府财政补贴和土地拆迁补偿款之外,2016年、2017年其主业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

记者注意到,五粮液集团下属房地产开发企业四川同泰置地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新都区开发的源上湾国际社区,在2016年6月因房屋质量等系列问题,一度引发业主维权,并爆发肢体冲突。

“五粮液集团的多元化一直做得不好,甚至是失败的。”中国白酒研究专家杨承平告诉记者,在多元化之路上,五粮液集团更适合的路径是将主业做大做强,适度多元化,不至于无法防范多元化带来的风险。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出发点,源于其千亿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本该在“十二五”完成,但因为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而未能如期完成。如今,掌舵五粮液集团的李曙光再次回归到“千亿目标”,并要求“二次创业”。“五粮液集团涉及的经营范围之广,项目之多,甚至于有些无暇顾及。”有业内人士坦承,这一方面有可能是政府方面的要求,如接盘宜宾纸业;另一方面也是五粮液集团急需做大的需要。

竞夺白酒战场

2017年年底,白酒行业最为关注的就是李曙光将出手启动收购计划,有报道称五粮液集团原则上收购的目标企业在20亿元以上,甚至不排除酒行业以外的优质企业。

记者注意到,2013年8月五粮液股份以2.55亿元获得河北永不分梨酒业51%的股权。在2014年,五粮液股份以2.55亿元收购了河南信阳五谷春51%的股权。2017年,曾一度盛传五粮液股份计划收购山东的古贝春白酒,或许是因为后者的规模明显远低于20亿元,最后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即使收购未能大规模展开,但白酒行业的复苏让五粮液股份的业绩迅速得到了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五粮液股份营业收入达到245.44亿元,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78亿元。但是相对五粮液集团2016年702亿元的营收,作为白酒主业的五粮液股份贡献刚刚过三分之一。

而茅台集团的白酒业务占比则远远高于这个数字。2016年茅台集团营收为502亿元,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茅台”,600519.SH)以388.6亿元的营收占比高达77%。2017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收入达42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尤其2018年之后,贵州茅台的市值已经接近万亿。而茅台集团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葡萄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旅游、房地产开发等,酒业以外产业营收占比仅在20%左右。

“五粮液和茅台虽然同是白酒,但是两者的营收和利润差距非常大。”朱丹蓬表示,而且五粮液在体量、利润、股价等方面想超越茅台也是不可能的,但五粮液股份能够在白酒行业夯实老二的地位,并与洋河等拉开距离就是可喜的一面。

实际上,五粮液集团在发展“大浓香”战略的同时,早已在1999年就开始布局酱香型白酒,从而形成浓香+酱香的产品格局。记者从五粮液集团内部人士了解到,2015年五粮液“飞天标15酱”正式上市,目前已经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等多个省份有销售,“但限于产能有限,目前每天只能出货900箱。”该人士表示,未来五粮液的酱香酒将形成百亿产能。

就此,杨承平认为,五粮液应该像茅台坚定地做酱香一样,将浓香白酒做强做大。“五粮液曾尝试做特、头曲,但是给泸州老窖做了嫁衣。”在杨承平看来,在白酒行业要培育出新的增长点非常难,企业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五粮液把主业做好做强才是关键。”《中国经营报》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