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能源转型:实现以分布式能源为主 上演电储能之争
2017年10月31日,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首席JustinWu发表关于亚太地区能源转型的演讲时表示,亚太地区是世界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无论是政府、公司以及每一个用户都参与其中。两年前,彭博新能源财经在中国上海举行
在过去的2年时间里,能源转型在亚太地区掀起阵阵飓风。电力市场自由化重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结合,以及政府为保障能源系统安全和资源环境平衡的相关立法已经成为最热的话题。
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美国、欧洲、中东以及亚洲已连续五年出现实质性投资增长。对于迅猛的发展,人们不禁对下一阶段的远景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大多涵盖“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回报率;经济发展中电气化的构成形式;电池制造业的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发展引发脱离燃油车后存在的不便性;为确保电网稳定所作的电力市场设计;以及亚太地区是否会经历天然气革命等。
1能源政治及贸易
长久以来,亚洲在海外的经济贸易及投资长足发展。日本企业自二战结束经济重建后向海外大量出口产品。随后,工业迅速发展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组成庞大的经济体。从最初的具有经济优势的低成本制造,逐渐发展到向海外市场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再到其他形式的海外直接投资,其中包括资产收购,迁移到生产设施成本较低的地方,以及近期收购外国企业和技术。这样一系列的发展形式——从大宗商品贸易到资产、技术收购,也同样延伸至世界能源系统。
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在欧亚大陆和东亚50个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设施制造产业拉动数万亿美元投资。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高峰论坛上,得到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诸国国家元首的认可,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这一倡议进一步得到世界范围的重视。会后,30国签署联合公报共同支持贸易开放和国家间的互联互通。
2016年底,中国已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145亿美元,这其中1/3的投资集中于能源领域。同时,中国两大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宣布,在今年5月已发放超过550亿美元特殊贷款计划来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全球能源需求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首先提出和倡导的这一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世界能源的格局。
当然,这样的雄心壮志也受困于重重阻碍。出于地缘政治等原因,中巴经济走廊就受到了包括印度在内的部分沿线国家的反对和抗议,并在克什米尔地区形成反对阵营。“联通工程必须建立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之上。”印度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所以急需解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当中国的国内能源需求放缓引发持续增长的海外投资,这样的工程或构想是否可以带给投资人和借贷方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收益。
尽管目前相关的数据还不完善,但在与彭博新能源财经的对话中,中国海外投资者认为“一带一路”投资的风险和其他能源领域的投资风险并无太多差异——均涉及投资下降、汇率波动、供应链中断,以及有经验的劳工短缺等风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能源投资者更倾向于西欧、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但我们也应意识到,当涉及到海外投资时,政治需让位于投资回报。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亚太峰会上,我们将通过全体投资者大会进一步探讨中国的这一倡议,并通过分组会议来深入研究印度、撒哈拉地区、澳大利亚、越南等目标市场的构建。
同样值得考虑的就是在这些国家中要建设什么样的能源工程。中国已经在新兴市场中投资建设了25吉瓦煤电项目,尽管煤电项目出于环境因素的考量将逐渐退出市场。中国的石油公司也已经在沿线国家完成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这其中大部分是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来振兴化石能源开发出口至中国。当国内经济发展增速趋向平缓,政府倡导的发展构想将助力该国国有企业(包括煤炭、石油相关)在海外开辟新的潜在市场。
当然,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也不是单兵作战,日本电力公司目前在海外拥有17吉瓦的发电储备,并准备在2030年时将该数字增长至50吉瓦。基于下滑的电力需求和持续增长的售电竞争,日本电力公司正在海外寻求更好的投资回报。这其中以南亚市场的发展最为突出,其在泰国的投资已占比近全部投资的1/4。
与中国公司的开发模式相同,日本海外化石能源投资占到很大比重,在17吉瓦的海外发电储备中73%是天然气发电。日本电力企业、设备制造商和银行也毫不吝啬于在新兴市场上对“清洁煤”技术的出口或融资。
东亚企业的海外发展瞄准了能源准入和市场的振兴。但是,在许多方面,他们也把传统的能源系统带到了这些国家——集中的化石能源发电,以及高压输电网。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电气化发展路径究竟是走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老路,还是在分布式电源、微网以及小规模发电上另辟蹊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