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四举措推智能网联汽车快步走

2017-11-10 11:49:24 中国汽车报  点击量: 评论 (0)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加快向新能源、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加快向新能源、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可以看出,现阶段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推进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11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海举行以“联接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指出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发展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加快发展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四项举措。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我们有基础有优势
 
  在2017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致辞中辛国斌说到,对我国来说,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备较好基础和战略优势。一是产业基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品牌汽车在数量、质量上明显提升了,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信息技术方面,移动互联网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国际领军企业,特别是在5G通信、LTE-V技术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三是体制机制方面,我国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不断完善,能够较好地统筹协调通信、导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四是市场空间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为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存在问题 但是发展刻不容缓
 
  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基础设施方面,新一代信息通信设施建设刚刚起步,现有道路基础设施尚难以满足自动驾驶上路条件;在法律法规方面,针对传统车辆的部分法规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还不相适应,一些新出现的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在标准体系方面,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测试评价标准尚不完善,不同行业间标准的有机融合仍需加强;在信息安全方面,数据安全等级界定、流通开放共享、运行安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智能网联汽车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一方面涉及到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汽车本身相关的重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还涉及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此外,更需要与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系统、标准法规体系有机结合,是车、路、网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是车辆产品的革新和产业生态的变革,更是解决当前汽车社会突出的交通通行效率低下,道路安全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刻不容缓。
 
  四项举措 助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发展智能互联汽车产业,我国有优势也存在问题,辛国斌表示我国要做好统筹协调、深化国际合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规范,创造有利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大环境,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具体来说分四个部分:
 
  一是标准先行,健全法规。建立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修订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交通法,完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法规,构建符合国情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构筑生态,完善基础。积极推动汽车、交通、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的协同,创新出行和服务模式,推动建设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推动建立开放型大数据平台,实现车、路、人、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
 
  三是加强监管,保障安全。组织研究安全架构,构建安全标准、评估规范和测试评价体系。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强化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设计,加强对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的监管,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管理。
 
  四是深化合作,开放共享。通过多双边合作机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共性技术、规划政策、测试示范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建设国际合作基地、联合研究中心等,加快推广中国标准,促进开放共享,提升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