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求变,转正通道是否打开?
无论是布局高端,还是坚守低速市场,包括雷丁、御捷和丽驰在内的低速电动车主力企业】
,都已经在观望和等待的同时,按照此前曝光的高标准国标做技术升级和市场尝试。
陆地方舟5万辆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获批后,沉寂了数月迟迟不出台的低速电动车国标以及低速电动车转正话题再次被关注。业界纷纷猜测低速电动车企业的转正通道是否已经打开?
但现实并不如此乐观,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陆地方舟所获得的是高速(相对低速电动车而言)电动车的生产资质,对应的是佛山5万辆电动乘用车项目,与低速电动车业务无关。
而随着这一资质的获取,“陆地方舟”品牌今后将不再出现在低速电动车身上,陆地方舟集团
旗下低速电动车将改挂新标“吉威”,并划归由其所投资的江苏吉威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来生
产和运营。“听说在逐步剥离低速电动车的业务和资产,但目前应该还没有完成。”熟悉陆地
方舟的其他低速电动车企业人士表示。
说明 通过分家和发展低速、高速两条腿来走路,这在低速电动车对现状的自我突破中并不是个案。
包括河北御捷在内的多家主流低速电动车企业都正在尝试通过开辟新的高端化品牌
来获取新能源领域的生产资质。
以行业龙头雷丁为首的另一部分低速电动车企业则选择继续专注于低速领域。“低速
电动车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也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所以我们还是翘首
以盼,期待能有一个符合当前市场情况的国家标准出台。”雷丁汽车总经理舒欣说。
无论是布局高端,还是坚守低速市场,包括雷丁、御捷和丽驰在内的低速电动车主
力企业,都已经在观望和等待的同时,按照此前曝光的高标准国标做技术升级和市
场尝试。据悉,从去年年底开始,这些品牌搭载锂电的新车型已经陆续推向市场。
陆地方舟“分家”
陆地方舟早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速电动车品牌,这或许是很多熟悉陆地方舟的消费者所没想到的。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的资深前辈,陆地方舟早在2001年开始涉足开发电动汽车,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其小型低速电动车。但实际上,近几年来,陆地方舟的重心已经转移至利润更高的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总部位于深圳的陆地方舟拥有两家子公司,分别是全资子公司“广东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辆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陆地方舟”)”。
其中,江苏陆地方舟已经拥有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的生产资质,其年产5万辆的经济型电动汽车产能在去年达成,并在今年1月刚由“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改为“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陆地方舟获得电动乘用车资质之后,低速电动车以后就都挂‘吉威’的标了。”陆地方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三款低速车型在售,三款车售价分别为3.98万、5.68万和7.28万元,目前都上不了牌照。
尝试“两条腿”走路
在陆地方舟之前获得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河南速达便走的这条路,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宋泽厚曾坦言,“速达之前虽有意向生产低速电动车,但鉴于政策的不稳定,最终放弃了低速电动车业务”。
河北御捷的转型和重组与陆地方舟类似,从2015年开始,御捷集团董事长张立平就表示,未来低速电动车生产将从御捷的业务中剥离出来,专门由子公司生产。而目前,长城汽车将以现金方式增资入股御捷。首次入股的比例为25%,最多可增持至49%。未来,双方有望共同推出新品牌,并采用“御捷长城”联合商标。
除了御捷,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准入资质的压力下,丽驰和时风等低速电动车主力品牌,也都被认为将迫于转型压力,加快开发高速车型以谋求准入资质。
在对市场和资质间如何平衡的疑问中,政策风向也变得更加难以把握。就在陆地方舟获得电动乘用车资质后,5月23日,中机中心发布《关于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申请有关项目核准文件的调整说明》,其中规定,申报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的准入申请,应随附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具的项目核准批复。这意味着,新能源生产资质的申请门槛再度增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