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撬动政府行业信息化需求

2013-11-28 09:46:25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2013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中期,各级政府制定的规划项目将全面铺开,陆续进入建设的高潮,政府划拨的资金也将到位,这将有利于政府行业信息化的开展。最近几年出现的大数据、移动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告别技
      2013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中期,各级政府制定的规划项目将全面铺开,陆续进入建设的高潮,政府划拨的资金也将到位,这将有利于政府行业信息化的开展。最近几年出现的大数据、移动应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将告别技术宣讲阶段,逐步应用到政府部门当中,成为政府信息化解决方案中的组成部分,推动政府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那么,哪些新技术在政府行业会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呢?




 
      大数据应用刚起步
      IDC在今年年初曾预测:政府行业将会在2013年率先试水大数据应用。各省市将陆续启动大数据战略,建设政务数据中心或成立大数据研究机构。
      专注于大数据的上海云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华,最近也将目光放到了政府行业上,前不久与上海卫生局接洽大数据的项目。随着全国各区域电子病历的标准化进程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医疗数据量大、数据保留时间长的特点,将直接催生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在李晓华看来,卫生局实施大数据解决方案,其实挑战也很大。首先医疗数据的结构非常复杂,各家医院之间的信息化进程不统一,HIS的开发商也不一样,从而导致了电子病历的多样性;其次,医院还有大量的诸如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甚至有些医院有基因工程的研究数据。这些数据的整合和管理,传统的数据库很难满足需求。
      李晓华还认为,在追逃、维稳方面等创新的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将会成为政府优先投入的领域。以追逃为例,可以将犯罪分子的特征信息编码,然后在各摄像头的记录信息库进行搜索,原来人工需要10000小时观看,现在只需10小时就可以了,大大提高了破案率和破案速度。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依赖数据和分析进行决策,进行深度挖掘、趋势分析。大数据在政府行业的应用似乎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当前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难点——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业内专家介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一把手进行强有力地推动。因此,基本上只能在中小城市里试行,大城市在目前阶段还很难。
      移动应用成新热点
      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地席卷全球,从个人应用到企业应用全面爆发。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手机已经超越P C,成为上网第一终端。微博、微信等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更新更快获取信息的方式,政府在信息公开、与民众互动的方式也随着改变。同时,利用移动设备传递信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的移动应用也成为新的热点。
      据介绍,数字政通为宁波政府提供的“甬城智慧城管”系统,就实现了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城管系统的联网。社交媒体成为政府获取信息的来源和发布信息的平台。去年台风“海葵”袭击宁波时,当地政府就及时通过微博发布路面情况的信息,同时也把车辆被淹信息通过手机告诉车主。这些应用,都得到了市民很好的评价。
      数字政通的城管系统还有一个叫做“随手舆情”的应用,城管人员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随时将第一手的舆情上报。这些舆情数据是多媒体形态的,包括文字、照片、语音、视频等。“随手舆情”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政府对于各类事件的响应速度。
      目前国内有不少扎根于政府行业的方案商,为政府部门开发了移动应用,如安徽安联科技有限公司为环保部门开发的“环保执法单兵”系统,利用移动设备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发送采集数据的特点,在突发事件调查、污染源调查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时跟踪应急队伍,持有单兵手机的人员可利用输入测报指标值、拍照、拍摄视频、录制现场声音等方式,将现场信息进行回传,回传信息直接在电子地图上突出显示。
      物联网渐露头角
      近日,IDC发布了名为《政务物联网时代到来》的报告指出,物联网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仍然有限,绝大多数应用集中在交通、安全和环境监控领域。IDC政府部门研发总监 Massimiliano Claps认为:“物联网已经达到可持续拓展应用领域的临界点,它将改变个人、企业和公共部门的未来。物联网在公共领域的应用范围很广,如公共安全、国防、环境保护、交通和卫生等。”物联网在政府行业的应用,已经陆续可以找到成功案例了。
      银江股份最近几年在物联网领域颇有斩获,环境灾害预警、污水处理、热电监控等领域的解决方案都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银江股份首席运营官裘加林向记者介绍,以银江股份在四川省阿坝州成功实施的山洪、泥石流预警系统为例,部署了近1000个无线传感器在山洪、泥石流多发区域,可以第一时间将环境信息传送到控制中心,提前3—4个小时发出灾害预警,从而减少环境灾害造成的损失。
      数字政通最近几年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城市管理中推出物联网的应用。现在城市的地下管网经常出问题,导致地面塌陷、通信中断等。这是因为目前的地下管网只能采用定期探测的方式来查看和管理,缺乏实时性。而物联网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给每个管线、每隔一段加一个RFID标签,实时感知压力、温度、湿度等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从这些信息中分析出问题的根源,便于快速地排查管网。
这样的解决方案,虽然在技术上也有待成熟,但是业内专家认为,管理问题更是制约应用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地下管线是多个政府部门分头管理的,各部门的数据分享尚未打通,导致这种应用的推广难度很大。
 
      结语
      从整体来看,政府部门还是非常愿意采用新技术的。现在的政府官员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很高,对于新技术的了解程度也很深,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会先提出要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对于新技术、新应用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非常强。方案商在向政府部门推新技术的同时,也要考虑实际运作过程中的难点,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花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