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长协系列二:售电公司和用电用户热情参与 广东长协合同却可能签不满 为啥?
按照《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9年广东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11月8日是广东电力市场2019年长协合同(也就是“年度双边协商合同”)的最后申报日期。
随着交易申报日的逐渐临近,对于广东2019年长协合同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有媒体报道,今年的交易情况非常火,申报开始的第二天,就有30多家售电公司和电力大用户踊跃参与。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认为签约情况可能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乐观,虽然售电公司和电力大用户的参与热情很高,却有可能出现签不满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享能汇工作室多方打探,希望能为您找到答案。
签长协还是签月竞?
大家知道,一桩生意能否达成,取决于买卖双方,在市场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卖方想多赚点,买方想多省点,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事。在广东电力市场2019年长协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同样存在这种博弈,所以这份合同最终能否成功签约,完全取决于双方博弈的结果。
在现阶段的电力市场,用户使用的电量主要由长协电量和月竞电量组成,而买卖三方(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用电用户)最关心的电价高低,自然受到这两者的数量以及价格影响。对于想要签长协合同的买卖三方来说,自然是哪种价格对自己划算,就选择哪种签约方式。
从2017年到2018年的长协和月竞价格可以看出,2017年8月后,除了10月价格到了65厘/千瓦时,基本都在40厘/千瓦时左右。到了2018年基本也都在40厘/千瓦时。享能汇对比了一下2017年和2018年的数据,2017年月竞的平均价格在79.01厘/千瓦时,而标准偏差为51.83厘/千瓦时,反映出市场的较大波动;2018年1-10月的月竞平均价格在41.32厘/千瓦时,而标准偏差仅在3.07厘/千瓦时,市场基本非常平稳。
在2017年和2018年,由于刚刚开始尝试长协合同,发电企业仍然按照谁发电多,谁赚钱的固有思维进行报价,为了争抢市场份额疯狂让利,让利幅度从7分到8分再到9分,最高时甚至到1毛多,这不但催生了很多的售电公司,也让用电用户得到了实惠,但发电企业亏了。
此时的电力市场,由于长协电量和月竞电量的电价相差不大,所以不论是长协还是月竞,签满合同都不成问题。
供大于求还是供过于求?
不过19年的电力市场,情况可能会有很大变化。
“2019年,广东释放的用户侧的可交易电量是2000亿,长协电量1200亿,按1.1的供需比,电厂长协电量上限就是1320亿。”业内人士刘涛(化名)表示,按照《通知》的内容和供需比,19年的长协电量就是1320亿,实际上是2000亿,因为从16年市场化电量1600亿开始,就没有哪家企业是明确规定70%签长协,30%签竞价,企业一签就是全电量、一口价,就相当于1600亿用户的长协来抢1200亿的额度。延展到今年的市场来说,假设所有可进入市场的企业,都符合要求,合同都合格,就是2000亿的市场电量来抢1200亿的长协合同,所以市场上的实际情况是供不应求。
能签满还是签不满?
尽管市场是供不应求的态势,但业内人士张力(化名)认为长协合同不一定能签满,原因还是在于价格。
“用户在经历了两年的长协后,已经感受到了长协给的好处,售电公司即使想忽悠用户把电量放在月度竞价也未必行得通,因为查询历史价格可以发现,对于用户来说,长协价格优于月竞。而对电厂而言,既然月竞让利幅度小,干嘛要去签长协吃力不讨好呢,因此电厂很有可能等到月竞的低价,除非售电公司或大用户能跟电厂签订4分左右的长协。”
“有了前两年的经验教训,发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多发电并不意味着一定多赚钱,这种为了抢占市场疯狂报价的做法并不理性,所以在19年长协合同的签约上,各发电企业不约而同的达成了默契,都采取了审慎观望的做法,有些发电企业甚至已经明确表态不参与19年的长协合同签订。”对于张力的说法,享能汇记者从熟知广东市场的刘涛那得到了印证。
卖方在等待,买方很积极,2019年广东长协合同的签订,仍然变数很多,享能汇也会持续关注!
特别说明:对于本文的观点,有些读者可能不太认同,因为有媒体报道,就在广东长协大战刚开始的第二天(10月13日),2019年长协第一单已经在广东电力交易系统中正式确认,发电厂的让利幅度(价差)是4分半左右。
作为一家开放的行业媒体,我们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问题,促进行业发展,如果本文的写作有什么疏漏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责任编辑:仁德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