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四川水电弃水痼疾 共谋水电市场消纳之路
近期,随着汛期的到来,四川省内水电机组弃水的问题再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虽然近年来四川省切实遵循能源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能源供给侧改革,但受制于外送通道不足,省内通道受阻等问题的影响,四川水电2018年的弃水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一时间,四川水电弃水原因的分析铺天盖地而来,电源规划无序、经济新常态下用电负荷增速的减缓、外送通道不足、省内通道受阻、新能源快速扩张等,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略作分析,抛砖引玉。
注:本文系投稿,本文观点不代表北极星电力网观点
据报道,近年来,四川省调峰弃水电量逐年增多,由2011年的3亿千瓦时,增长到2017年的139.96亿千瓦时,预测2018年弃水电量将会新一步增加。
近年来四川调峰水电弃水电量趋势
四川水电弃水原因复杂多样,不能一偏而概,多重因素导致四川弃水现况
第一、我国河流基本属于季节性河流,丰枯径流分布差异较大,而四川主要河流均属于同一流域,径流变化一致性较高。且四川水电大部分水库调节能力不高,受消纳能力的限制,导致丰水期产生较大弃水,是水电的固有特性,因此加快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龙头水库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区域性水库的联合调节能力,对四川水电减少弃水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由于四川省内电源按照规划正常建设,但是在需求侧用电增速超预期有一定下降,在“十一五”期间,需求侧年平均增长率为10.4%,而到了“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下降到5.4%,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省的电源建设,依然再按照规划按部就班的进行建设,截止2017年四川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为6762.8万千瓦、1565.8亿千瓦时,目前,四川省内“供大于求”的电力供给形势将进一步加大。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内电站的建设和投产时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四川水电弃水形势。
第三,四川省内富余水电的外送通道建设进度相对迟缓,外送消纳落点消纳意愿不强。早在2014年,国家电网原定于“十二五”内投产的“雅武”线并未能实现,而后,国网公司及时重新规划了“雅中直流”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但该项目自提出以后,引来颇多争议,落点一直悬而未决。
近期有舆论所提国调省调之争的问题,放眼全局而看,国调机组作为国家重要能源战略,承担了“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且均为大型水电工程,电站规划初期便综合考虑了国家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合理的为该部分水电工程规划、配置了输电线路,提前落实了市场,且电站电力电量均被纳入受电地区中长期电力电量平衡。国调机组的外送很好的落实了国家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外送四川富余电量,缓解了四川水电消纳压力。
第四,目前,四川统调水电机组弃水,主要分布在两个大的区域,即甘孜雅安区域和攀西甘南区域,外送困难,水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与此同时,为了保障省内电网安全,不得不增开燃煤机组以便保障具有足够的备用容量,导致了在丰水期水电大量弃水。
第五,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猛,而这些新能源的建设并未科学统筹区域电源结构及负荷特性,导致投产的新能源与水电的消纳市场重合,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水电弃水。
第六,在新一轮的电力市场改革中,以省为实体进行试点改革,各省市的市场建设进度情况各有不同,为了保护省内企业经济发展及保障地方性财政收入,各省市均会优先调用省内机组进行消纳,四川汛期水电富裕,若临近省份大量消纳四川水电势必会造成省内机组运行率降低,收益受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水电的外送消纳途径。
缓解四川水电弃水的建议
强化协调规划,注重规划的全局性、高效性、统一性、严肃性;科学布局,在国家及地方层面统筹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适度超前、有序发展、高效利用,合理安排建设时序,避免过度超前建设造成资金投入和资源浪费。在能源发展规划中加强省内水电开发与四川省内和省外输电通道建设、省内电能消费增长、新源开发的匹配度,使之平衡、协同发展。积极营造发电企业有序的规划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氛围,推进投产前提前落实电能消纳点。
而与此同时,除了合理规划并加快外送通道的建设、加快流域龙头水库建设、强化部分窝电地区网架结构、做好负荷预测,根据负荷增长趋势,统筹调整四川省内电站的建设时序等众所周知的措施外,也应结合目前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在市场中寻求更加灵活有效的消纳途径,同时,推动区域性电力市场的建设,通过市场化交易寻求更加广泛的消纳用户,一方面通过水火互济、省内和省间发电权转让等市场化机制灵活消纳四川富裕水电,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化定价机制,合理采用丰水期下浮、枯水期上浮的销售电价机制来鼓励用户消纳丰时电量,同时在丰水期降低外送落地电价,提高受端消纳四川水电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仁德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