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工业的“互联网时代”到来

2015-03-04 09:23:45 上海证券报   点击量: 评论 (0)
  从衣食住行到金融资本,互联网不仅改造了传统服务业,还不断渗透到工业细分领域,激活传统工业和大宗商品领域。  去年以来,能源互联网一词席卷能源圈,成为行业论坛提及的高频词,企业纷纷布局。传统而稳

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他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说,中国是在共享经济中走得最快,缘于互联网技术等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有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机会。 

  在不少人认为里夫金的理论是天方夜谭时,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则几乎要将其付诸实践,他在新书《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展望,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将由跨国跨洲骨干网架和涵盖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的国家泛在智能电网构成,连接“一极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 

  这是一张有形的“能源互联网”,业界更普遍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无形网,融入能源工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包括对能源数据的采集、分析、共享和处理,由此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也就是欧文凯总结的另一类认知。 

  Martec迈哲华咨询公司咨询总监曹寅预测,互联网和能源结合后,首先各种设备将实现端对端的连接,比如分布式能源、楼宇管理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其次,能源互联网会接入巨量设备并产生天量数据,对于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会更智能化,系统内的发电设施,储能设施,企业和家庭内每一台用能设备和电动汽车,都可以智能化。第三是服务。现在电力等部分制造业的商业模式还是基于产品的,基于设备或者硬件。未来互联网能够支持新的基于信息的能源互联网应用,比如电力消费者和电力生产者之间,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共享,设施共享,即时合作,费用实时和跨期分摊,动态电价和计费服务等。 

  总的来说,能源互联网由用能设备,包括楼宇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节能系统;储能设备,分布式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微电网、输配电网、电力交易市场等组成。 

  行业新变量 

  对中国而言,改革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能源行业面临的“新常态”。因此,在新电改、油改等行业改革的契机下,能源行业更市场化,如最新电改方案提出增量售电放开,给能源互联网带来更大机遇,售电公司可利用用户用电习惯的大数据,作出更优的电力调配;加油站与电商的结合,都是相应实践。 

  以电力为例,在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咨询中心主任曾鸣看来,电力体制改革意味着未来电力系统的售电侧将强化竞争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售电新机制。售电侧放开将成为能源服务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能源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将不再仅限于降低用户能源消耗,而应当进一步扩展到提高用户能源利用效率、帮助电网企业平滑用户负荷曲线等业务上来。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