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18-09-03 16:11:33 毕业论文网  点击量: 评论 (0)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过程,与工程总承包的含义相近。在合同总价的制约之下,公司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展进行监督。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EPC是指公司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的过程,与工程总承包的含义相近。在合同总价的制约之下,公司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展进行监督。EPC合同就是工程总承包合同条件,这类合同主要适用于一些工序复杂、投资大、收益风险大的项目。目前,EPC项目管理模式被普遍应用在电力建设行业中。

2 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

2.1 风险识别困难

在发达国家,通常会设有专门的风险管理研究机构,来对风险状况进行公布;很多大型企业也有自己专门的风险手册,风险意识普遍较高。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项目风险控制的报告,对完成的项目也没有进行总结。

2.2 处理风险的手段落后

风险一旦发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我国目前处理风险的手段还比较落后,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业主大多会选择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自留或风险控制等方式处理风险。

2.3 对风险的评价误差大

我国在项目风险控制方面经验不足,风险评价更是无数据可依。因此,要实现对项目风险控制的研究,就必须查询历史数据,加以汇总、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

3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分析

3.1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可以理解为由自然不可抗力造成的风险,是承包商不可预见、无法防范的不可抗的自然力,主要包括不可抗力、各种地质条件和恶劣施工条件等方面。但是目前的EPC合同中关于外部自然力的风险描述明显较少。

3.2 政治风险

EPC总承包项目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遭遇政治风险,银皮书对业主应承担的政治风险作了明确的规定,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风险可以获得一定的赔偿,这种风险主要包括战争、国家对外关系、政治局势变化和法律政策稳定性。

3.3 经济风险

由于EPC项目合同中关于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的合同价款的调整规定被删除,因此承包商需要承担红皮书和黄皮书中业主应承担的经济风险。具体的经济风险有通货膨胀、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国家债务等。

3.4 法律、社会风险

EPC总承包项目中的法律和社会风险主要包括法制的不健全、工程项目的投资大且工期长、设计的主体较多和环节较为复杂等,这就需要法律法规对建设过程进行约束。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关于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国内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国内、国外法律相抵制等原因,都会造成承包商在纠纷中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3.5 管理风险

相比其他项目的模式,EPC项目的运行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项目中业主与承包商建立了合同关系,大大减少了业主面对的承包商数量,却增加了承包方额度管理任务,承包商需要负责项目的整个运行过程,包括前期规划、制订方案、可行性研究、后期运营管理、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和采购供应等。此外,EPC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等环节都是相互交接的,缺少一个清晰的界限加以区分。

3.6 EPC项目管理的技术风险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模式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因此,业主在招投标的过程中,首要要考虑技术能力这一因素,但是由于承包商对国际设计规范不熟悉,对地质、水文等气候因素考虑不周全,技术能力较为薄弱,这些都会引起业主对承包商能力的质疑,加大工程运行的难度。设计能力的相关风险主要有设计能力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力交易小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