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

2018-06-20 19:06:10 考试吧  点击量: 评论 (0)
本文提出了适宜煤层压裂改造的配套工艺技术,包括完井、压裂设计、压裂液研制、支撑剂优选、压裂施工、裂缝监测、压裂效果评价等技术。该技术完整、成熟、先进,居国内领先水平,现场应用15口井33层煤,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2.6 酸化预处理工艺技术

根据电测资料、录井资料和室内岩芯实验结果,综合研究确定用何种酸液。在压裂施工之前,对煤层射孔井段进行预处理,从而有效清除射孔孔眼堵塞,解除近井地带钻井泥浆、固井水泥的污染堵塞,为压裂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并有利于压裂施工完毕后冻胶压裂液彻底返排,提高压裂增产效果。

2.7 裂缝监测工艺技术

煤层压裂裂缝方位和几何尺寸,是指导制定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评价压裂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优化井网布置具有重要意义。选用大地电位法(微地震法)测试和井温测试,可测试出压裂裂缝形态、高度、方位和延伸长度,测试成功率100%,结果准确可靠。微地震法测试对压裂施工进行同步裂缝监测,要求测试井周围必须有三口监测井,大地电位法测试要求在压裂液中加入2%~5%KCL,使压裂液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在30~80倍之间,并须测出压前及压后大地电位差。井温测试须测出压裂前后井温曲线,要求在测压前井温基线时,井筒内液体静止48h以上,压后井温曲线应在压后2~6h内测完。

另外,根据压裂施工数据和压降数据,也可计算并推断出动态裂缝几何尺寸、支撑裂缝几何尺寸和压裂液效率。要求测压降时间为泵注时间的2.5倍以上。

2.8 压裂效果评价技术

(1)注入/压降试井 通过求出压裂前后的煤层渗透率、表皮系数、流体产量等参数评价压裂效果;

(2)生产评价 根据排采数据评价压裂效果;

(3)经济评价 评价压裂措施是否经济可行。

3 现场应用

3.1 概况

煤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已在现场进行了试验。应用于15口井33层煤,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100%,并创造了多项施工参数全国最高水平;①单井加砂量83.66;②单层加砂量41m3;③加砂强度7.1m3/m;④清水压裂排量7.9m3/min,混砂比17.1%,阶段最高混砂比25.6%。

3.2 实例

沁水盆地A1井,钻井深450m,煤层埋深320~420m,10m/2层,含气量18m3/t。1997年8月,采用该配套工艺技术,用Φ139.7mm套管完井,比重为1.63的G级水泥浆固井,102枪102弹射开X1、X2煤层。酸化预处理后,选用低温冻胶压裂液对X1、X2煤层进行了分层压裂改造,共注入压裂液362m3,加石英砂46.8m3,平均混砂比22%,阶段最高混砂比36.3%。微地震法测试结果表明,X1煤层压裂裂缝为先水平缝后垂直缝,方位为N顺时针133°,延伸长度103m;X2煤层压裂裂缝为垂直缝,方位为N顺时针175°,延伸长度79m。压后排采43天。产气量即超过3000m3/d。目前,该井产气量仍稳定在3200m3/d以上,经济效益显着。

4 结论

(1)对煤层进行压裂改造,可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经济可行;

(2)煤层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和低温冻胶压裂液填补了国内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

(3)煤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技术完整、成熟、先进,适宜煤层压裂改造需要,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电力交易小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