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企业信息化

2013-12-03 16:26:22 电力信息化  点击量: 评论 (0)
摘要 ERP技术的管理思想,分析了ERP在企业的应用状况,并着重探ERP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可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RP定型的、规范的、严格的结构性管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必然增加了实施后的维护难度和成本。
 
5发展前景--新的管理软件构架模式
  其实有些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已经感觉到这一点,目前ERP的可灵活变化的程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程度。于是提出了开放式ERP、ERP2和EAS(企业应用软件组件)等新思想来试图局部解决这些难题。
  但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新问题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开发什么样的管理软件呢?笔者认为一个基本的要求是:管理软件必须灵活适应企业的管理变化(包括对组织、资源、产业领域和企业结构)。只有首先适应企业的变化,才能真正谈得上优化企业管理和提升管理效率。而不能像ERP那样希望规范和固化企业组织与流程来提高效率。
  彻底的解决办法必须建立新思想。企业建模理论和业务组件理论相结合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它的核心思想是:跨越平台、按需建构、因变而变。也就是说,按照这种模式的企业信息化可以跨越各种技术平台障碍,整合原有的和将来的各种信息化资源,在业务构建时,可以让企业管理者主导式参与构建,并根据企业组织的变化而灵活调整。这样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成为企业管理者可以掌控的助手,而不是诱导企业组织混乱和固化结构的势力。
  企业建模理论和业务组件理论相结合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尊重企业现状,可以按照企业现有的模型来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能够灵活适合企业组织和管理的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业务流程设计企业管理,逐渐优化管理而不是追求一步到位,这样可以减少实施风险。它改变过去由技术(软件)主导企业信息化的思想,而是通过企业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自己的管理模式。从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角度来看,可以真正提升软件的开发、发布和维护效率,实现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用户参与、快速开发、快速应用、灵活调整,大幅度提升管理系统实施和应用的成功率及投入产出比。而集成业务管理系统,从功效来看,可以帮助对客户进行团队协作、业务处理、流程控制、决策分析、商务智能、业务重组提供全面支持,帮助企业成为高效协作的整体,满足管理个性化和持续完善的要求。据笔者了解这种新一代管理软件的开发应用模式即业务基础平台已在技术和市场中取得了突破,有资料透露,业务基础平台领域的领先厂商JUSTEP公司的产品已经进入十多个行业,并被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选为基础开发平台,如红河卷烟厂集成ERP系统、上海公安刑侦案事件系统等,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结论
总之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和硕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