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革命的缘起目标与实现路径(二)
二、能源需求
我国能源供给压力大,归根结底在于需求上升太快,中国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过去的几十年里,能源消费总量经历了快速的增长。然而,在总量变迁的过程中,能源消费中存在一些固化的特征,比如消费结构过“黑”、集中于工业部门等,下面将对这些内容展开讨论。
(一)能源总需求快速增长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在经济体制转型、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挣脱发展的束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但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能源消费,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一过程中,我国对能源也产生了巨大需求,能源消费总量增加了5倍以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总量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后,平均能源消费增长率在7.9%。从1984年到2002年18年之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翻了一番,而进入21世纪以后,2002年到2010年仅仅过了8年的时间就翻了一番,到2013年的时候已经达到37.5亿吨标准煤。
电力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投入品,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电力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前提。从1991年开始,我国的电力市场也步入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从1991年的0.7万亿度增加到2014年的5.5万亿度。平均而言,全社会用电量以9.6%的速度增长。其中,1992、1994-1996、2002-2003、2005-2006以及2010-2011年间的全社会用电增长率都超过了10%。另外,2000、2004、2007年的全社会用电年增长率甚至突破了15%的大关。
从能源消费总量的演化上看,世界能源消费总量趋势还在不断上升。但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已经呈现平稳的趋势,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自1980年以来仅仅缓慢上升,从1980年的18.05亿吨石油当量上升到了2007年的23.37亿吨石油当量,年平均增长率仅仅为0.96%,并且在2007年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下降到21.40亿吨石油当量。事实上,不单单是美国,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量,近几年都已经呈现出跨过峰值,开始下降的态势,而美国仅仅是其中一个代表。经合组织是一个富国俱乐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国家,从oecd国家整体的能源消费上来看,同样在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高位55.49亿吨石油当量,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在2012年下降到52.50亿吨石油当量。当然,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和仍未结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有关。因此,全球能源消费增加完全由发展中国家造成,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首当其冲,致使中国在国际气候、环境大会中处于被动。
从消费总量占全世界的比重上看,中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上升非常明显。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总能耗还不到全球的10%,考虑当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为22.4%,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占世界的比例不断上升,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占到了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1.7%,高于美国的能源消费占比16%。从趋势上看,几十年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较为发达的国家阵营所占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印度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都远远不及中国,2012年,印度的能源消费量仅为中国的27%,经济规模总量也仅仅是中国的22.8%。作为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整体规模差距还很大。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安全等问题更加棘手,对我们的能源发展、经济转型提出更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展开更详细的讨论。
(二)能源需求结构长期以煤为重
受“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限制,三十多年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长期以来占比在70%左右。目前,天然气的比重有所增加,从1980年的3.10%上升到2013年的5.8%;煤炭的比重为66%,石油的比重为18.4%,仅略微降低。
从能源结构的终端使用上看,煤炭消费从1980年的仅仅2亿吨标煤上升到2012年的7.69亿吨标煤,占比从40.8%降到32.7%。石油的上升非常明显,从0.53亿吨标煤上升到6.08亿吨标煤,占比从10.8%上升到24.8%。天然气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依然很小,从0.02亿吨上升到1.16亿吨标煤,比重从1.1%上升到5.8%。电力的上升也非常明显,从3.0%上升到21.0%,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电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再生能源从2.2亿吨标煤上升到3.09亿吨标煤,增长很低,比重从44.9%降到12.9%。由于经济发展,人们普遍能够使用上商品性能源,薪柴、牛粪等传统生物质能源逐渐告别我们的生活。
从能源的终端使用部门来看,1980年中国的工业用能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在交通上的比重仅为5.01%,远小于oecd国家的26.59%;同时期中国的普通商业和公共事业能源消费比重也极低,仅有1.26%。这绝不是因为当时中国人生活用能浪费无节制,恰恰相反,体现的是当时经济活动低迷,经济总量小,能源消费量极低的贫困画面。事实上,1980年正是改革开放起步时期,中国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当时中国人均能耗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7.4%,oecd国家的14.7%。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工业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据很大一块,但限于当时的社会工业总资本存量低,总体用能规模并不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能源终端消费总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部门终端用能增幅最大,从2.7亿吨标煤上升到11.6亿吨标煤,增长了四倍以上。交通方面终端用能从0.35亿吨标煤增长到3.44亿吨标煤,几乎翻了十倍。居民用能仅从3.4亿吨标煤上升到5.3亿吨标煤,增长幅度最小。商用和公共服务用能从0.09亿吨标煤上涨到0.88亿吨标煤,涨幅接近十倍。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腾飞,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在终端用能中,工业用能达到47.45%,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8.3%和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22.1%。和1980年相比,发达国家的工业用能比重是下降的,由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高耗能产业迁移对象,所消耗的能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贸易品种的消耗,被进口国的国民所享用,这部分能源称为贸易隐含能,是导致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能耗比重提高的原因之一。交通方面,中国的终端用能比重仅有14%,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3.1%,这个比重在美国更高达41.7%。民用、商业和公共服务能耗比重仍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虽然中国的居民用能比重略高于发达国家,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人均生活用能还是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生活用能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发展中国家,终端用能构成和中国具有相似性,但近几十年来印度发展缓慢,工业化程度远远不及中国,整体发展水平差距还很大,这也是其工业用能水平远低于中国的原因之一。
(三)能源需求预测:拐点在哪里?
自2003年的“电荒”以后,为避免季节性甚至全年性能源紧缺问题的再度重演,清楚了解能源供需形势、搞好能源需求预测对保障我国经济稳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一个经济体进行能源预测通常会涉及该地区能源消费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对能源消费各因素的分析,考察能源需求与各因素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能源需求总量及能源结构给出定量或定性分析。目前,主要的能源需求预测的方法见表1-1。
在对中国2020年能源消费的估计上,国内外能源机构通常利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能源需求总量与部门能源需求,2000年以前的研究大多认为2020年中国的能源总消费量在20-30亿吨左右,这些研究结果没有预见到2000年之后中国能源消费速度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迅速膨胀。实际上,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30亿吨。这可能是因为采用了针对发达国家所设定的能源需求模型进行估计,造成了对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预测产生偏差有关。事实证明,发展中国家并未完全遵循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了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方针和重点任务,部署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行动纲领。文件中表示,要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能源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切实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
近两年,国内外主要智库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需求预测多在50亿吨左右。通过简单利用外推法,假设2012年以后能源消费按照1990-2012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15%增长,2020年中国总能耗量将为58.3亿吨标煤。假设2012年以后能源消费以2002-2012年平均增长率8.38%增长,2020年总能耗将达到59.5亿吨。假设2012年以后能源消费增长率保持在3.95%,那么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50.9亿吨。外推法的基本假设是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都保持不变,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能源强度下降,能源消费速度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并不会一直保持增加,可能出现拐点,呈现下降趋势。
无论从能源消费绝对量,还是从我国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的份额来看,我国无疑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在考虑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终端消费结构,以及以工业部门为主的能源终端消费主体的情况下,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有望实现,甚至可能出现拐点,呈现下降趋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
现货模式下谷电用户价值再评估
2020-10-10电力现货市场,电力交易,电力用户 -
PPT | 高校综合能源服务有哪些解决方案?
2020-10-09综合能源服务,清洁供热,多能互补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增长原因分析及中长期展望
2020-09-27电力需求,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
-
PPT | 高校综合能源服务有哪些解决方案?
2020-10-09综合能源服务,清洁供热,多能互补 -
深度文章 | “十三五”以来电力消费增长原因分析及中长期展望
2020-09-27电力需求,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 -
我国电力改革涉及的电价问题
-
贵州职称论文发表选择泛亚,论文发表有保障
2019-02-20贵州职称论文发表 -
《电力设备管理》杂志首届全国电力工业 特约专家征文
2019-01-05电力设备管理杂志 -
国内首座蜂窝型集束煤仓管理创新与实践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电线电缆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变压器互感器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低压微电网并网一体化装置技术规范》T/CEC 150
2019-01-02低压微电网技术规范
-
现货模式下谷电用户价值再评估
2020-10-10电力现货市场,电力交易,电力用户 -
建议收藏 | 中国电价全景图
2020-09-16电价,全景图,电力 -
一张图读懂我国销售电价附加
2020-03-05销售电价附加
-
电气工程学科排行榜发布!华北电力大学排名第二
-
国家电网61家单位招聘毕业生
2019-03-12国家电网招聘毕业生 -
《电力设备管理》杂志读者俱乐部会员招募
2018-10-16电力设备管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