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电力改革走在世界前面?

2017-02-11 09:48:25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李兆清  点击量: 评论 (0)
一、英美供给侧改革创造历史近期,供给侧改革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
一、英美供给侧改革创造历史
 
近期,“供给侧改革”正在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时再次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
 
这使得“供给侧改革”迅速成为热门概念,甚至有机构提出“供给革命”的说法。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之际,“供给侧改革”给了未来经济新常态无限的想像空间,也使我们在展望2016年之际可以从新的视角来探讨政策走向和资产组织的前景。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与盛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不同,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相对应的。在20 世纪30 年代之前,供给学派占据主流地位,各国的经济政策也更关注生产。但大萧条时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是供给学派难以解释的。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学派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且需求总是等于供给,不需要去刺激需求。因此,供给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进步、制度红利、人力资本深化等提高A,也就是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之所以能在英美取代凯恩斯主义,很重要的背景在于凯恩斯主义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70年代的滞涨,且无力摆脱滞涨,急需经济理论的创新。
 
当下中国经济与美英在实施改革前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总需求刺激已渐渐失灵、经济减速、行政干预过多、国有部门低效而腐败、僵尸企业大量出现、政府支出沉重、市场竞争机制不足等,但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区别,如中国目前不存在高通胀高失业,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高福利体系。
 
从海外的历史经验看,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和英国撒切尔夫人时期的经济政策。这两个经济政策都帮助两国经济走出了衰退的泥淖。对照英美为代表的供给侧改革可以发现,其当时有以下几个突出共同点:1)大规模减税,2)大幅削减社会福利,3)收紧货币政策,4)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和干预。
 
二、供给侧改革将颠覆售电产业
 
1981 年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奉行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主张,提出“经济复兴计划”,主推减税,同时减少政府干预,缩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供给。经济回归繁荣,“大稳健”时代来临。里根经济学大获成功,美国经济迎来“大稳健”时代,里根经济学为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售电侧市场正在创造一个新供给。能源互联网时代的“供给侧”改革,不再是简单的增加生产能力,而是增加用电端的创新供给,使得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的产生和变革。
 
中国目前已经处在经济拐点和人口拐点叠加的转型期,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速下降,传统的“三驾马车”的需求端管理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在电力过剩已经呈现的现状下,简单的售电侧改革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目前来看,不仅包括国企在内的大型企业需要改革优化,无数小微企业更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要鼓励创新,必然要采用减税、降低成本等措施减轻企业压力,从售电侧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市场。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未来的经济政策将把主要精力放在通过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将对传统电力产业的产供销模式提出新的挑战——销售平台的互联网化,采购的比价平台,客户的瞬间响应,24小时不间断售后服务平台,诸如此类的种种创新,将令未来售电市场和售电公司应接不暇。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