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

2014-07-20 10:32:25 电化教育研究   点击量: 评论 (0)
作者:周红春[摘 要]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
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山大学的“博学工程”、华南师范大学的“求实工程”、暨南大学的教育技术“创新工程”均以校级立项的方式组织校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暨南大学从2003年起,在原有CAI立项的基础上,设立了教育技术“创新工程”,多方位开展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每年拨出专款,组织一批立项,项目类型包括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专题学习网站、试题库、案例库、基于BB平台的网上优质示范课程等,制定并完善了“创新工程”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目前已进行了七批立项共516个项目,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四个校区之间共享。通过校级立项的方式带动全校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目前全校已建设有2100多项多媒体教学资源,覆盖1700多门课程;自制多媒体教学资源层次高,共获得各级奖励188项,其中获得过12次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特等奖、一等奖。
 
(2)推动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
 
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传递”和“信息孤岛”的瓶颈问题。“开放与共享”是教育信息化永恒的主题,各高校的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是关键,只有彻底消除“封闭”,实现“互通与共享”,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才可能实现效益与价值的最大化。对应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多校区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区域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和全国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三级服务体系,推动高校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由教育部和各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创新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
 
(3)与教务管理部门联合建设课程中心
 
加强与教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建设课程中心。以综合教务管理系统为核心,整合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选课系统、实践教学管理平台、学生自助服务平台、课程录像管理平台、精品课程建设平台、语言自助学习中心等,实现课程中心各大系统之间数据互通与共享。
 
(二)支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现在的学生属于“数字原住民”,[9]他们是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互联网当中的一代人。学生的背景、经验、需求等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与以往有很多不同。为了更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