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集成的信息化规划方法研究

2013-11-01 10:02:19 CIO时代网  点击量: 评论 (0)
信息化规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业务流程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的最佳实践以及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确定企业信息化远景、目标,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企业战略、管理、运作各个层面

图3 企业业务体系结构的过程框架

    图3 企业业务体系结构的过程框架

从过程的角度看,企业的业务(内容)开发也应该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有时是跨越多个企业)展开的。市场机会发现及相关产品研发项目启动所需要完成的业务活动、采用的业务规则及决策方案等都将涉及全企业范围内的多个业务部门,有时甚至是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中,需要进行企业间协作来完成。从业务及资源的角度来看,为了完成满足不同市场或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或服务,需要多种多样的知识技能,因此,需要创建具有能力互补的一批功能单元来完成相应的业务开发。从这里可以看出,市场和产品的动态性驱动着企业目标和策略、能力需求的变化和调整。

 


    产品/服务管理涉及到一组企业业务功能单元,这些业务功能单元通常在一个集成化产品及过程开发环境中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集成化产品开发团队,负责完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产品开发项目。在集成化产品及过程开发环境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单元,它主要负责不同的产品线之间产品概念和技术的协同与共享,并将已完成的产品项目积累下来的知识传递到其后续的产品项目中去。显然,它所从事的业务活动与集成化产品开发团队负责的个体产品开发活动形成正交关系。

 

    从知识共享和过程集成的角度考虑,集成化产品开发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业务规则及决策方案应该在尽可能多的项目中共享。而从业务的角度来看,每个集成化产品开发团队需要与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需求相匹配。从资源视图来看,掌握某种产品专业知识的唯一性的资源(特别是人员)应该和相应的业务功能需求相匹配。而掌握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资源应该(按照需求)均衡地配置在企业的多个产品项目中。


    整个企业范围内的各种支持/使能服务将由完成企业支持/使能资源管理的相应业务功能单元来进行实现。由人员、工具、设施等多种资源组成的支持功能单元(使能器)为企业的不同层次的其他业务功能单元所共享,通过实现不同的支持功能(如人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财务及物资资源管理、外部关系管理、持续业务改进与变化管理等)为不同的业务领域提供公共服务。


    2.3 业务体系到信息系统/技术的一致性映射


    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与企业的业务策略、业务体系规划匹配起来,才能真正在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要实现这种匹配需要业务策略、业务体系规划、信息技术策略、信息系统体系规划四个方面(域)的配合。图4 给出了这四个方面的一致性关联模型,其中的任何一个域在其本身的上下文环境下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它只有与其它三个域以一致的方式紧密的聚合在一起时,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在企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

图4 业务与信息技术/系统的一致性关联模型

    图4 业务与信息技术/系统的一致性关联模型


    信息技术和业务策略、业务体系规划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受到企业内外部技术、市场环境及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还具有高度的动态性。由图4 给出的业务与信息技术/系统的一致性关联模型可以看出,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实现业务与信息技术/系统的一致性匹配,但无论采用哪种实现方式,都包括主导域,受动域和影响域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主导域直接根据市场或技术的变化提出新的需求,它是实现一致性匹配的驱动力量;主导域的这种驱动力量直接作用于受动域,受动域需要根据这种驱动的作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影响域也因受动域的调整需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帮助或支持受动域更好地实现相应的调整)。


    在实际进行业务与信息技术/系统匹配的过程中,一项最主要的工作是实现业务策略、业务体系规划到信息技术/系统的一致性映射,即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业务需求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其竞争策略。在这项工作中,主导域是企业的业务策略,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企业对其目标和实现策略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后的目标和策略成为受动域的新需求。在这种场景下,受动域是企业的业务体系规划,具体的内容是企业的业务过程及各种使能资源组织与配置。而影响域是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体系规划,它需要根据业务过程的变化,对信息技术体系架构及运行模式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