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配置资源将推动海上风电有序发展”——专访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裴爱国

2018-09-11 08:41:07 南方能源观察  点击量: 评论 (0)
eo记者 刘斌 姜黎海上风电正在成为业内的焦点,广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亦将海上风电视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针对

eo记者 刘斌 姜黎

海上风电正在成为业内的焦点,广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亦将海上风电视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针对海上风电在广东能源转型中的地位、竞争性配置对海上风电有何影响等问题,eo记者专访了中国能建集团广东院总工程师裴爱国。

eo:海上风电在广东能源转型中有怎样的地位?

裴爱国:从能源结构上看,广东缺少煤碳与天然气资源,海上可燃冰尚不具备实际工程应用条件,水电资源贫乏且大多已开发完毕,太阳能和陆上风电资源也相对较少。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来看,广东拥有的优势资源是核电场址资源和海上风电。但是福岛核电事故以后,核电建设暂时放缓,并且火电跟核电场址存在竞争关系,优质场址被火电厂占据后,核电厂选址困难,核电的下一步发展也会受到制约。而广东海岸线比较长,年平均风速在7米/秒—9米/秒,风资源较好。2017年,广东省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只有3.2%,距2020年的7%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发展海上风电是非常好的能源结构调整方向。

广东院在2012年完成了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2017年对规划进行修编,修编之后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底,广东省要开工建设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以上,建成投产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从未来看,广东省发展海上风电积极稳妥的姿态是明确的。

eo:广东省的海上风电资源如何,发展策略是什么?

裴爱国:毫无疑问,广东省是海上风能资源较好的省份,由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福建的风能资源最丰富,广东东部沿海地区也同样极为丰富。风资源丰富并不代表可开发的场址资源就多,海上风电的开发必须具备有与风能资源相匹配的场址资源。广东省从2009年开始进行场址资源普查,尤其是近两年,通过产业化布局,为广东省储备了大量可供开发建设的优秀海上风电场址资源,这是广东省海上风电资源最大的优势所在。

广东省强调规模化、集约化开发,这样做有利于降低造价。广东省海上风电规划规模达到6685万千瓦,约1.3万亿的总投资额,广东省希望带动当地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包括风机制造、设计咨询、安装施工和运维。目前广东省对海上风电的推动力度也比较大,省发展改革委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积极推动项目核准建设进度,省海洋与渔业厅也在加快推进相关的科技创新。

eo:海上风电面临哪些技术挑战?深水区海上风电发展有何难点?

裴爱国:首先是风资源评估,海上风电是靠天吃饭,对风资源评估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对项目评估过于保守,投资收益就不行;如果评估太冒险,投产以后可能会亏损。其次是对海上基础型式选择与施工方案的要求比较高。再次是包括海底电缆、集电系统和送出系统等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最后是性能可靠的海上大容量风机。这几方面是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复杂的地方。

广东省规划的6685万千瓦中,近海浅水区只有985万千瓦,剩下的5700万千瓦都在35—50米深的近海深水区。近海深水区场址水深更深、离岸距离更远、规划容量更大,这些都是深水区海上风电发展存在的难点,我们正在研究吸力桶风机基础、漂浮式风机基础和大规模集群输电技术,相信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攻关,将推动深水区海上风电进一步发展。

eo:广东省发改委在公开征求海上风电、陆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办法意见,竞争配置对未来海上风电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裴爱国:按照2014年的电价政策,潮间带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是0.75元/千瓦时,近海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是0.85元/千瓦时,这项电价政策快速推动了海上风电的发展。高出燃煤标杆电价的部分由国家补贴,但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缺口不断扩大,所以国家层面也希望进行调整。

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有两个重点:一是竞争性配置资源;二是竞价上网。竞争性配置资源就是发电集团必须通过互相竞争来取得开发权,其中关键因素是电价,因为电价是非常重要的评标因素。通过竞争,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是浮动电价,当然评标也要考虑企业的综合实力等因素。短期内,竞争性配置政策将会促进海上风电核准提速,争取8毛5电价。从未来看,竞争配置是推动海上风电市场化、有序发展的一种方式。通过技术进步、产业配套以及竞争,让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逐步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这需要整个产业的共同努力。

竞争性配置资源的目的不是让海上风电上网电价短时间内降到5毛、6毛,至少目前还不具备条件,而是起到引导作用,如果没有效益,企业则不会去投资,该政策的导向还是有序开发。长远来看,竞争性配置资源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eo:粤电湛江外罗海上风电场是国内首个以EPC总承包方式建设的海上风电工程,为何采用EPC方式建设?

裴爱国:传统的平行分包建设模式是先做设计,再进行分级采购,最后进行现场实施。但是海上风电比较特殊,很多业主是做火电的,即便有丰富的陆上风电经验,但海上风电建设环境与陆上风电差异非常大,因此,他们对海上风电也极其不熟悉。

另外,海上风电的风险比较大,台风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并且海上风电施工的窗口期非常短,比如外罗项目,一年365天只有105天可以施工,大风、大浪以及涌浪较大时,工程船舶均无法正常施工。

总包模式在火电、电网工程领域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外罗项目是国内海上风电领域第一个完整意义的EPC,主要是业主基于对广东院综合项目管理能力的认可。EPC最重要的是项目管理能力,广东院在国内外做了许多大型工程的EPC,业主认可我们的实力。EPC的第一个好处是有利于统筹管理,设计、施工、采购可以有机融合,所有的责任都属于总包方,安全、质量、费用和工期都可以统筹管理。其次可以做好设计、施工和采购的搭接,可以精简流程,提前准备采购和施工工作。最后是有利于设计优化。设计优化与总包方的利益是捆在一起的,业主选择EPC也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通过降低成本,业主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广东院作为技术服务方,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

eo:针对台风问题,广东院做了哪些针对性的研究?

裴爱国:防台风是一个体系工作,要基于整个系统开展研究。首先风机本身要具备一定的抗台风能力,基础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也要进行防台风设计。再者,台风产生的次生灾害预防,就更需要协同海洋、气象和海事部门与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一起建立联动机制进行决策会商。同时,鼓励保险和再保险行业逐步培育海上风电险种,填补国家海洋保险体系空白也需要业界的逐步认同。充分发挥和调动全行业积极性,群策群力,从各个维度开展防御台风风险的体制机制建设是有效降低和减少台风风险和损失的有效途径。广东院正依托广东省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进行相关工作,通过数据串联起整个行业,为防台技术评估、台风风险体制机制建设提供服务。

eo:广东省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建设进展如何,将发挥什么作用?

裴爱国:海上风电大数据中心是广东院首先提出的,在广东院挂牌,省领导与发改委非常支持,这是真正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实际产业中。数据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

数据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场址数据,比如海洋水文气象、地理信息、水下地形与岩性等;第二类是工程数据,包括工程建设进展、风机型号、电气设备、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风机基础型式等;第三类是运行数据,比如并网时间、发电量、检修记录、实时在线数据等等。

数据中心是公益性质的,首先是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服务,实时掌握全省海上风电项目动态和运行工况,为评估和决策提供服务。再者是为业主提供服务,随着大数据中心收集的数据越来越丰富,以及大数据中心实现与我省海洋、海事部门的数据共享,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协助业主进行工程状态动态评估和省域运维资源的有效统筹,有助于实现运维方案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eo:从系统运行的角度来说,风电的波动性更强,大规模建设海上风电后,它的配套电源如何考虑?

裴爱国:海上风电跟陆上风电有很大差别,海上风电相对稳定,因为海上全年的风相对都比较大,平均风速更加均匀,调峰调频的压力相对较小。海上风电靠近负荷中心,并且沿海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电网系统更加鲁棒,消纳和对电网影响相对较轻。

广东省提出到2020年建成投产200万千瓦,目前广东统调装机容量早已经突破了1亿千瓦,应该说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海上风电的装机占比都是较小的。而且大量的海上风电场址位于深远海,未来可以通过长距离柔性直流输电与大陆电网连接,直接将电能送至电力缺口较大地区,缓解系统的压力。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仁德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