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健超|未来电网是什么样子
未来的电网将更加可靠、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效、更加灵活和更加经济。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向人们描述了未来电网的形态。他说,未来电网应该更加可靠,能
“未来的电网将更加可靠、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效、更加灵活和更加经济。”在第三届中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健超向人们描述了未来电网的形态。他说,未来电网应该更加可靠,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防止人因失误的能力更强;它对环境更加友好,线路、变电站变得更紧凑,以大幅度降低占地需求,把电磁环境影响降低到公众可接受的程度;它将更加有效,即电力传输和转换效率、电网资源利用效率都将进一步提升;它将更加灵活,可让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源接入电网,可适应各种运行方式和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它将更加经济,造价低、经济上有竞争力。
新型设备研发的方向取决于电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郑健超认为,随着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加速建设,新一代电网的发展对电网设备的创新提出了重大需求,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的出现,为实现输配电设备的变革提 供了技术机遇。
新一代电网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技术性能有显著提升。“其工程应用将对电网的未来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郑健超的介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可以装进手提箱的变压器
变压器,是人们较为熟悉、能经常接触到的电网设备。目前,传统变压器靠机械的分级开关调压,不能连续快速调节电压,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由于结构和尺寸限制,传统变压器也无法安装在封闭电器之内。
郑健超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固态变压器,又称智能万用变压器。它传输的功率密度比传统变压器大2个数量级,重量和尺寸却相应降低了2个数量级。郑院士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可以实现“把笨重的传统配电变压器变成小巧的固态变压器装进手提箱”的目标。这为建设高度紧凑化、全封闭、电磁环境影响小的智能变电站创造了条件。
除变压功能外,固态变压器还具有连续快速调压、变频、动态无功补偿、电能质量控制等功能,把原来多种设备的功能融合为一体。“这是未来智能电网最基础的设备。现在,大家对用交流还是直流有争议,如果以后采用了这样的设备,则由控制系统说了算,既可同步又可异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郑院士指出,固态变压器将首先在配电网应用,包括高层楼宇供电、电力机车供电、电动车快速充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式电源直接接入最终用户等。这种设备以后还有可能进入输电网使用,将对同步/异步联网、系统稳定控制、大型风电站接入、动态无功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输电线路导体新选择
从地球到月球架设一条“天梯”?这是郑健超在演讲中举的一个例子。未来输配电线路的研究目标之一,是采用超导材料或其他高电导率材料,降低输配电线路的能源损耗。碳纳米管导线就是其中一种材料。
碳纳米管导线的抗拉强度比超高强度的钢材还高2个数量级,由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纤维理论强度为钢的100倍。直径1毫米的碳纤维足以承受20多吨的总重量。郑健超说,如果想从地球到月球架设一条“天梯”,即使用强度最高的钢材,其自重也会把导线拉断,而碳纳米管导线则可以胜任。此外,碳纳米管电导率可以做得比铜的电导率更高,而重量只是电阻相同的铜导线的1/6。因此,碳纳米管导线是未来输电线路导体的一种极好选择。在先进电池、储能设备的电极材料和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接触材料等方面会有重大应用前景。
电网建设推动科研创新与国产化进程
郑健超表示,传统的电网设备,在工程应用上已有百年历史。而新材料、新技术、新器件的出现,为研发新一代电网设备创造了条件。电网建设的大规模发展,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更优良的土壤,加速了新一代电网设备的面世。
比如,非超导故障电流限制器,郑健超介绍说,这种限制器在电网黑启动时如遇短路故障仍有限流功能,故障发生后1.0毫秒即进入限流状态,动作迅速可靠。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实践,他们现在已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自启动无源高速限流器,动作时间可压缩至60微秒,可靠性和响应时间均优于现有的超导限流器。
“从220千伏到500千伏,再到现在的特高压,有很多技术创新问题在电压等级的跨越中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郑健超回忆起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线路,设备、技术全部从国外引进。“如今,我们的交流特高压工程核心设备都是中国制造了。去年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换流阀研制成功而且应用性能非常好。”郑院士表示,国家电网公司花了很大的力气促进设备国产化,在建的几项特高压工程国产化程度更高,这对电网发展和科技创新来说都是大好事。
新型设备研发的方向取决于电网发展的趋势和需求。郑健超认为,随着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加速建设,新一代电网的发展对电网设备的创新提出了重大需求,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器件的出现,为实现输配电设备的变革提 供了技术机遇。
新一代电网设备与传统设备相比,技术性能有显著提升。“其工程应用将对电网的未来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郑健超的介绍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可以装进手提箱的变压器
变压器,是人们较为熟悉、能经常接触到的电网设备。目前,传统变压器靠机械的分级开关调压,不能连续快速调节电压,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要求。由于结构和尺寸限制,传统变压器也无法安装在封闭电器之内。
郑健超向大家展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固态变压器,又称智能万用变压器。它传输的功率密度比传统变压器大2个数量级,重量和尺寸却相应降低了2个数量级。郑院士对此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可以实现“把笨重的传统配电变压器变成小巧的固态变压器装进手提箱”的目标。这为建设高度紧凑化、全封闭、电磁环境影响小的智能变电站创造了条件。
除变压功能外,固态变压器还具有连续快速调压、变频、动态无功补偿、电能质量控制等功能,把原来多种设备的功能融合为一体。“这是未来智能电网最基础的设备。现在,大家对用交流还是直流有争议,如果以后采用了这样的设备,则由控制系统说了算,既可同步又可异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郑院士指出,固态变压器将首先在配电网应用,包括高层楼宇供电、电力机车供电、电动车快速充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间歇式电源直接接入最终用户等。这种设备以后还有可能进入输电网使用,将对同步/异步联网、系统稳定控制、大型风电站接入、动态无功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未来输电线路导体新选择
从地球到月球架设一条“天梯”?这是郑健超在演讲中举的一个例子。未来输配电线路的研究目标之一,是采用超导材料或其他高电导率材料,降低输配电线路的能源损耗。碳纳米管导线就是其中一种材料。
碳纳米管导线的抗拉强度比超高强度的钢材还高2个数量级,由碳纳米管组成的碳纤维理论强度为钢的100倍。直径1毫米的碳纤维足以承受20多吨的总重量。郑健超说,如果想从地球到月球架设一条“天梯”,即使用强度最高的钢材,其自重也会把导线拉断,而碳纳米管导线则可以胜任。此外,碳纳米管电导率可以做得比铜的电导率更高,而重量只是电阻相同的铜导线的1/6。因此,碳纳米管导线是未来输电线路导体的一种极好选择。在先进电池、储能设备的电极材料和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接触材料等方面会有重大应用前景。
电网建设推动科研创新与国产化进程
郑健超表示,传统的电网设备,在工程应用上已有百年历史。而新材料、新技术、新器件的出现,为研发新一代电网设备创造了条件。电网建设的大规模发展,也为科研创新提供了更优良的土壤,加速了新一代电网设备的面世。
比如,非超导故障电流限制器,郑健超介绍说,这种限制器在电网黑启动时如遇短路故障仍有限流功能,故障发生后1.0毫秒即进入限流状态,动作迅速可靠。通过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实践,他们现在已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自启动无源高速限流器,动作时间可压缩至60微秒,可靠性和响应时间均优于现有的超导限流器。
“从220千伏到500千伏,再到现在的特高压,有很多技术创新问题在电压等级的跨越中得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郑健超回忆起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葛洲坝—上海直流输电线路,设备、技术全部从国外引进。“如今,我们的交流特高压工程核心设备都是中国制造了。去年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换流阀研制成功而且应用性能非常好。”郑院士表示,国家电网公司花了很大的力气促进设备国产化,在建的几项特高压工程国产化程度更高,这对电网发展和科技创新来说都是大好事。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曹志刚:我们期待风电成为中国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风电,能源,主力能源 -
张钧:未来配电网内涵特征与发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
习近平:持续增强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2020-11-02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
-
曹志刚:我们期待风电成为中国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风电,能源,主力能源 -
张钧:未来配电网内涵特征与发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
杜祥琬:创新观念,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0-09-28能源,创新,观点
-
PPT丨王继业:电力系统储能发展与挑战
2020-10-14储能,电力储能,储能应用 -
奋斗姿态书写人生底色 银隆储能“小哥哥”的职场进击姿势
2020-10-12银隆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 -
邹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 提高中国公信力
2020-06-28邹骥,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能源
-
习近平:持续增强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2020-11-02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 -
重磅 | 发改委发文7月起电价降5%
2020-06-29国家发改委,企业,用电成本,电费 -
李克强:放宽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 推动建立市场决定能源价格机制
2019-10-12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