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门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红 吐故纳新 见证信息化建设二十年

2016-01-07 09:46:30 中国信息化周报 张兰兰  点击量: 评论 (0)
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结算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老百姓看病经常遇到的中国式医疗典型痛点一再被提及,三短一长成为了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心病。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安门医院为完善医疗服务
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结算排队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老百姓看病经常遇到的中国式医疗典型痛点一再被提及,“三短一长”成为了医生和患者共同的“心病”。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广安门医院为完善医疗服务不断增强信息化建设。张红,现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从事信息化事业20年,主持参与的信息化项目遍布医院的每个角落。

 

三期工程夯实信息化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暨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临床医药研究所)建于1955年,隶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直属医院之一,是一所承担医疗、科研、教学任务,具有专科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张红告诉《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广安门医院早在1996年已经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据了解,当时患者抓药流程是取药方——划价——缴费——取药。张红说,“多次排队使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过长,患者容易疲惫消沉,也不利于医院发展建设。”划价窗口需要人工操作,并且要人工记忆成千上万种药品价格,耗时耗力。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在IT发展背景下逐渐成长,收费划价管理成为信息化建设第一步。“在网络环境下,药品信息录入电脑,自动划价。简单的步骤实现了网络划价,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同时解放了划价工作人员。”张红表示,“收费划价一体化让流程精简,结构优化,部门整合,让医院在信息化领域先行一步。”

 

“收费划价一体化”效果立竿见影,信息化建设意义凸显。在之后的探索中,医院开始进一步投资建设信息化。到2000年将医院的网络工程进行了三期规划,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连续三年的财政支持。“一期工程以医院经济管理为主题,二期工程为主机系统升级改造,三期工程实施完成了全院的PACS系统,实现了与医生工作站的连接。”张红说到。

 

三期工程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并在此基础上于2005年开展了无线移动的应用,2006年将移动应用扩展至整个住院部。2010年申报项目“广安门医院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医疗行业中医医院信息化服务的最佳实践,在医疗行业率先实现了集监控、运维、终端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服务模式。2013年申报国家财政“基于集成平台的HRP和BI建设”,2015年完成了集成平台建设,并通过国家局专家验收。

 

临床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

 

广安取广为安宁之意。时光荏苒,21世纪的今天,广安门医院秉承“广安门护佑人民生活安宁康泰”的历史寓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更完善的服务质量。

“在医院最大的信息化服务是面向临床的管理。”张红表示,“信息中心每年都会针对临床进行信息化建设,比如手术麻醉系统、PACS系统,以及医疗垃圾管理系统等。”

 

记者了解到,医院早期的急诊拍片流程复杂,需要患者携医生所开单据缴费,再寻找放射科,拍片、等待出片,最后将片子拿给医生再进行诊疗。“一套流程跑下来,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上新PACS系统后,诊治医生在电脑中直接录入拍片信息,传达至放射科,放射医生收到信息后准备工作完成,患者只需进入指定地点拍片即可。随后电子成片直接传送至诊治医生电脑。”张红说:“PACS系统使医院不再需要打印胶片,既节省了成本,又节约了患者时间。同时,还有片库空间的节省,为医院直接节约成本几百万。”

 

医疗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何处理医疗垃圾成为重中之重。广安门医院根据医疗垃圾管理系统规定医疗垃圾处理程序,同时严格限定垃圾车行进路线,有效避免感染现象发生。垃圾车被实时监控,可随时探测,一旦偏离轨道便会自动报警,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处理。

 

广安门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中医药特色为优势,力图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温馨化的优质中医药服务。医院还装备了先进的医疗和科研仪器设备,包括全身螺旋CT、ECT、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这些设备都通过信息系统发挥着高效的诊治作用。

 

掌上医院APP

 

“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浪潮兴起,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服务体系不断更新建立,各类APP如雨后春笋,在诊前、诊中、诊后各阶段发挥作用。广安门医院开发APP,医患都称其为“掌上医院”,可谓是安装在手机上的移动医院。

 

“互联网+”时代,对医疗行业可服务内容不同于其他行业,从医生、护士、患者、管理者各个角度会更复杂,更全面。张红表示:“对于患者,‘互联网+’可解决预约、挂号、查询等诊前服务,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轻问诊;对于医院,‘互联网+’让信息化延伸,不单纯是医院诊疗中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互联网的扩展,使医院对患者的服务突破医院本身的空间限制。”没有互联网,所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都是医院内部的管理与整合,而通过互联网可延伸到诊前、诊后,院前、院后。以诊后随访为例,没有“互联网+”的支撑,随访一般形式为电话随访,人工成本高,耗费时间长;而在“互联网+”时代,患者可以在官网或者医院APP进行评价、留言。统一收集、系统分析,随访工作省时省力。

 

据悉,广安门医院“掌上医院”于2015年3月上线,版本已有数十次更新,服务内容不断丰富。“APP也有三期规划。”张红介绍到,“第一阶段主要做信息发布。通过APP发布医疗信息,在已有信息系统上,通过APP完善相关服务。例如检查检验单结果查询、就诊指南等。”第一阶段APP运行机制相对简单,是医院方提供给患者的单向服务。但运行环境稳定可靠。“第二阶段开通手机预约。大医院医疗资源珍贵,当APP预约开启时,要保证其安全稳定,同时要防止票贩子抢号行为,面临一定压力。”有了院内院外,再结合预约挂号,患者完全可以将就医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通过APP完美解决。院内导航让患者找医生、找诊室方便快捷,直达对应科室。更能轻松规划时间,减少院内逗留。“第三阶段开展患者和医生间的轻问诊。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增加一种患者与医生的沟通交流。”

 

“有意思的”信息化管理

 

从业信息化工作20年,张红带领团队建设医院信息化,从无到有、从有而丰。“团队从几人到如今,大家通过项目一起成长。着重培养有才华有个性人才,让个性与发展需要相契合,实现自己的价值。”张红表示,当一个人完成了一项艰难的工作后,会产生无限的成就感,这会使团队建设充满激情,“管理工作十分有意思。”张红感慨到。

 

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每年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大,扎根越来越深。“信息化建设没有句号,信息化工作者要对新技术、新方式、新思维不断学习总结,创新服务模式。”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