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核重组、美国核电禁令、高温气冷堆、华龙一号首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新时代核能发展新篇章已开启
中央电视台:请介绍两大集团合并重组后,下一步战略方向是什么?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中核集团与原中核建集团的战略重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代核工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核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将对推动建设世界一流核工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集团新的班子是今年7月宣布。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对机构、产业布局和体制机制都做了合理安排,尽快让人员到位。现在整个运行非常平稳,大家都很积极。从前三季度看,我们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新中核,形成了核能发电、核燃料、天然铀、工程建设、核环保、核技术应用、海外市场开发、装备制造、资产管理和金融业务等10个专业化公司以及13个直属单位,形成了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开启了新时代核能发展的新篇章。
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和新时代核工业发展需要,继续优化战略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来我们会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研发体系。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有23个科研院所,涉及核工业所有专业方向。我们要通过这些科研院所带动全国所有涉核的科研力量,推动我国先进的核工业体系建设,形成先进的组织体系,来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形成产业研结合的产业模式。
同时,中核集团一直保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和国际上所有涉核的机构和企业都有深入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核工业会进一步向国际开放,加大开放步伐,我们希望和国际同行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方面能够更加深入,为人类和世界核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将来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绿色的循环体系,是一个全产业链的、先进的核工业体系。将来的中国核工业是一个完整的、先进的核工业产业链,是一个涉及所有专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对国内外所有相关单位开放、发展空间很大的平台。
南方 能源观察:两集团重组后,多次强调了强军首责,请问下一步产业布局是否会变化?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任何一个中央企业,都有承担国防任务的责任。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这是企业发展中必须要做的事情。尤其是核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本身就是军工产业,所以我们承担国家国防安全的责任义不容辞。
和平利用核能,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这是我们作为企业另外的一个责任。作为企业,我们主要是推动技术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一阶段,中核集团在核电的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和国防产业发展同步推进。
中国核电的发展不被人卡脖子
财经杂志:美国对华核出口管制对中核集团将有什么影响?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中国核工业走的道路首先是自主创新之路。我国的核电研发从30万千瓦起步,中间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国核电技术,我们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吸收和再创新。
中核集团一直坚持华龙一号的自主开发。我们自始至终坚持着自主创新,在引进的同时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同时总结我国的核电建设经验,不断改进提高我们的技术。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球首堆有望在2020年建成投产。如果按计划投产,这将是全球核电史上首个按工期投产的新研发项目首堆机组。
目前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0%以上,美国在我们华龙一号上供应的产品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完全可以替代。在核电方面,我们的技术完全不受美国人的制约,可以自信地说,中国核电的发展不被人卡脖子。但是我们在材料、设备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这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
中核集团合作的大门始终打开。美国是世界先进的核电国家,美国对华核出口管制,会对中国核电发展造成一些影响,但不会是重要影响。
尊重科技创新人员,这样改革才能成功
科技日报:请介绍中核集团将如何提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为什么要提升科研人员薪酬?因为在中核集团的架构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核电等产业,而是拥有的23个科研院所,他们涵盖了核工业所有技术专业。只有把这23个科研院所培养得具有国际性的创新水平,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与美国相当,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先,这才是中核集团将来的愿景。
一个国家的核工业要发展,要领先国际,首先是技术领先。产业规模的领先没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技术人才的领先,核行业将来对国家、国防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关键,是技术能不能领先。所以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要加大对科研院所的投资。
想要留住人才,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科技人才留在科研院所,愿意做研究,这就应从最基本的做起——工资待遇。在明年,中核集团的薪酬改革会向科研人员进行倾斜,向为集团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倾斜,向先进模范等人员倾斜。只要你有贡献,你有创新,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待遇。全系统要认可这个价值观,要尊重科技创新人员,提高科研人员工资待遇,这样改革才能成功,这样良好的循环模式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要赶超美国等国家的核电发展,光靠经营还不够,还需要一种民族精神,要有我们自己的“魂”,要继续保留发扬我们的核工业精神,尤其是核工业精神里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精神。这些对我们集团下一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青年报:在“走出去”方面,中核集团青年员工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中核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祖斌
中核集团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过50%。在“走出去”方面,青年人才更是骨干,平均年龄更低。
今年以来,中核集团加大了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并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青年人才队伍,以便于更好地服务“走出去”。
要全方位开展核科普
人民日报:中核集团未来在核科普方面有什么规划?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辐射无处不在,人类生存发展离不开辐射。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走向宇宙,这一点都不会改变。对核知识的科普是全方位开展的事,要从中小学校就开始,面向社会各个群体,包括对国家干部的科普。
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
开展核科普活动,目的是要增加社会对核的认知,改善核的生存环境,增加大家对核的理解和支持。
核科普一直在路上。一直以来,中核集团高度重视核科普与公众沟通工作,并制定了“十三五”核科普专项规划,进行了顶层设计,并持续增加投入。
经过多年实践,中核集团已经形成了以“核你在一起”公众开放周活动、“魅力之光”全国中学生核电科普知识竞赛、全国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主流媒体走进核工业等系列品牌活动为着力点,在全产业链开展的核科普活动,与公众一起分享核技术成果和发展。此外,我们还在核电站开展了工业旅游活动,建成了中国核科技馆,在中国科技馆常设了核能展区。
中核集团“走出去”不会退缩
经济观察报:请介绍中核集团在巴基斯坦核电建设情况和后续计划?
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
目前,中核集团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面建成。卡拉奇2号、3号机组为海外华龙一号示范工程,进展与国内示范工程旗鼓相当。另外,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于2017年签署了恰希玛5号机组商务合同,将再次建设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中国青年报:请问中核集团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主任王德林
中核集团始终坚持按照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要求,持续不断推进“走出去”。总体上,中核集团在克服了当地人文、环境等困难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熟悉掌握了“走出去”的规律。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中核集团更加坚定了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持“走出去”的决心;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化发展,即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自身优势条件进行发展。今后中核集团不但不会退缩,还将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走出去”步伐。
国资报告:请介绍中核集团这些年在进口产品类型、结构、数量方面有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如何体现出自主创新提升的过程?
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主任王德林
中核集团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布国际化采购需求旨在支撑“走出去”发展战略。中核集团根据各国核电发展需求,遵循当地企业和自身发展规律,在提升自身产品本身的同时,致力于注重属地化、本地化发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带动所在国的经济发展,争取当地民众的支持。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
引进大亚湾的时候,我们基本上80%依靠国外技术,岭澳核电站时期进口化开始下降,秦山核电建设阶段国产化率提高到60%,到华龙一号时期国产化率达到了80%。未来随着我们的自主化提高,资源进口上还会降低,同时我们还可以做产品出口。
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琰彬
同辐公司是做核技术应用的,包括工业钴-60和医用钴-60。过去三十多年来钴-60是国外进口。11年前,集团开展两个重大专项,与核电、核燃料企业合作研发制造钴-60。经过11年研发和生产过程,我们技术从进口到国产化。
一年前我们提供的工业钴-60达到700万居里,今年已经向国际提供350万居里。我们不仅供应自己国家,也开始供应国际市场,标志着国产钴源质量、技术和服务获得国际认可,为世界核技术应用行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医用钴-60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秦山核电两台重水堆每年可预期向市场提供至少50万居里医用钴-60,不仅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国产伽玛刀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高温气冷堆预计将于2019年发电
国际在线:请介绍高温气冷堆核电工程现在进度如何?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明
高温气冷堆是中核集团联合清华大学、华能集团以及国内其他企事业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属于四代核电,安全性、规范性非常好,是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十五年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典范。十五年来,中核集团发挥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项目投资、联合研发设计、总承包集成管理、燃料元件等设备制造供货、土建安装施工等各环节提供全方位保障,取得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重大进展。10月31日,核电厂的重要设备——蒸发器出厂。从目前整个现场情况来看,预计2019年发电。
同时,中核集团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华大学及其他单位,开展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的研发,项目在积极推进中。
打赢蓝天保卫战燕龙堆大有作为
中国环境报:“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明
今年9月底,中核集团泳池堆示范工程初步安全分析报告编制完成,这是继泳池堆示范工程初步设计完成后实现的又一个重大节点目标,为后续安全评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示范工程是中核集团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项目之一。
“燕龙”是中核集团在泳池式研究堆五十多年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针对北方城市供暖需求开发的一种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堆型产品。其具有“零”堆熔、“零”排放、易退役、投资少等显著特点,在反应堆多道安全屏障的基础上,增设压力较高的隔离回路,确保放射性与热网隔离。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
目前,我们在与北方城市洽谈合作,如果能推进成功,对解决雾霾是一个重要渠道。
澎湃新闻:去年泳池示范堆已开始供热,现在运行如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周刘来
原子能院是新中国第一个从事核技术基础研究的研究院,也是中国核技术的摇篮,在1958年,在前苏联的援建下,第一座反应堆和第一台加速器建成并投入运行。1964年,我们院自主研发了泳池式反应堆,当时主要是做材料考验。在去年,我们把这个堆芯改造成低温供热的示范,从技术上打通了这个领域。我们安排了一个非常强的技术团队,负责人就是中核集团的学科带头人,这个项目不仅有很好的前景,有很多优势,而且技术保障也非常好。
将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
经济参考报:在资本运作方面有哪些成果和经验?两大集团合并重组后,在资本市场上的布局会有哪些变化。
中核集团总经济师、战略规划部主任黄敏刚
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实现股权多元化、探索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中国核建、原子能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中核集团将坚持深化改革,推动重点单位混合所有制改革及股权多元化,激发企业活力,这是中核集团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方向。
中核建是连续30年不间断建设核电站的企业,全世界像这样的企业只有中国这一家。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军民融合的核工业企业,中核集团在重组以后,突出“小核心大协作”,突出产学研融用,以企业为龙头,联合高校、研究院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和我们共建研究院所,为我们的创新发展,为核工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人才。
核电那些事:中核集团在上海有无具体发展计划?
中核集团总经济师、战略规划部主任黄敏刚
上海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龙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之一。中国核工业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因此如何在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中核集团重要的区域规划。
中核集团在上海重点围绕科技创新、经营支撑、装备产业等领域开展工作,契合了上海“科创”发展方向。目前中核集团布局了相关产业园的发展,将为中核集团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核集团可以保障国内所有核电站燃料需求
中国改革报:请问中核集团核燃料保障能力如何?中核集团在后处理方面有什么进展?
中核集团总经济师、战略规划部主任黄敏刚
中核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从铀矿勘探到后处理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可以保障所有国内堆型及出口核电站的燃料需求,燃料供应质量达到世界先进。
中核集团已经打通了后处理生产的整个环节,行业布局不断完善推进,将来整个产业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界面新闻:中核集团在铀矿开采方面国内外是如何计划的?
中国铀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运斌
中国核工业是从核地质、核地矿起家的。我们是军工的基石、核电的粮仓,这是我们中核集团的责任和担当。中核集团拥有集科研、设计、建设、生产最健全的地矿体系。
这四十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住先进的技术。前几年我们研制的铀矿第三代二氧化碳+氧气,是绿色的技术、环保的技术,也是高效率的技术。
这四十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优化战略布局。对于南方矿山改革,一些老的矿山,规模小、成本高、安全方面能力差的,按照中央供给侧改革要求,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全部调整完毕。北方的大基地建设,正在提速。我们已经有6个大型铀资源基地,十多个大型铀矿床,新疆的千吨级大基地,已经建成,内蒙的也正在加快建设。
目前,中核集团把整个天然铀的安全稳定供应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铀业的定位是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仓储储备四位一体来保证中国核工业天然铀的安全稳定供应。
至于国内外比例,要根据市场的情况。也就是说,当铀市场好一点,国内有能力,我们多生产一点,海外拥有资源也可以多生产;市场价格低迷的时候,多买一点。应该说当前的核电发展,海外贸易和海外开发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未来,中国铀业一定会承担起安全供应的责任,也要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力。
中核集团具备核电新项目开工条件
中国能源报:对于未来核电发展,中核集团有哪些布局?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
截止到目前,国家今年在核电项目方面是“零核准”。但中国的核电建设一直没有停。目前中国大陆在建核电机组有16台。
核能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高效、稳定、可规模化应用。应对气候变化,核能重要性越来越大。中国政府正在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并将核能作为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低碳减排和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发展核电的方向、目标都没有变。中核集团正在做积极准备工作。从中核集团核电建造能力看,我们每年能够建造10台以上的核电机组。从国家设备制造能力看,目前已经具备很强的能力和发展条件。
我们积极做好筹划,只要国家说可以开工了,我们就具备开工条件。目前具备条件的有辽宁徐大堡、福建漳州、浙江三门二期等核电厂址。从厂址储备和现场条件来看,我们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预计将于2020年建成投产
中国电力报:请问华龙一号国内外工程目前进展如何?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
华龙一号目前按预期计划向前推进,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作为首堆示范工程,工程的设计方案固化和装备制造是影响工程的两大风险领域。中核集团目前已经有力化解了上述两大风险,有信心在2020年建成华龙一号全球首堆。
2019年是华龙一号首堆建设的关键之年,将由设备安装阶段转为调试阶段,明年调试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是因为中核集团承担了国内所有核电站建设,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工作的领先企业,积累了大量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现在,我们的核电建设能力是国际上最强的。
责任编辑:仁德财
-
曹志刚:我们期待风电成为中国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风电,能源,主力能源 -
张钧:未来配电网内涵特征与发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
习近平:持续增强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2020-11-02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
-
曹志刚:我们期待风电成为中国的主力能源
2020-11-17风电,能源,主力能源 -
张钧:未来配电网内涵特征与发展框架研究
2020-11-03配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
杜祥琬:创新观念,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
2020-09-28能源,创新,观点
-
PPT丨王继业:电力系统储能发展与挑战
2020-10-14储能,电力储能,储能应用 -
奋斗姿态书写人生底色 银隆储能“小哥哥”的职场进击姿势
2020-10-12银隆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 -
邹骥:通过发展清洁能源 提高中国公信力
2020-06-28邹骥,清洁能源,绿色低碳能源
-
习近平:持续增强电力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
2020-11-02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 -
重磅 | 发改委发文7月起电价降5%
2020-06-29国家发改委,企业,用电成本,电费 -
李克强:放宽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 推动建立市场决定能源价格机制
2019-10-12配售电业务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