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跨域安全解决方案

2018-01-26 14:25:33 FreeBuf  点击量: 评论 (0)
一、区块链发展的演变 回首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11月份,一篇名为《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3) scrypt算法,后来随着显卡挖矿以及矿池的出现,社区开始担心矿池会导致算力集中,违背中本聪“一CPU一票”的最初设计理念。在那段时间,中心化的焦虑非常严重,讨论很激烈,比特币一次又一次“被死亡”,直到现在,针对矿池是否违背去中心化原则的争论仍在继续。无论如何,有人将矛头指向SHA256,认为是算法太容易导致矿机和矿池出现,并试图寻找更难的算法。恰逢其时,使用SCRYPT算法的莱特币(Litecoin)横空出世。据说SCRYPT是由一位著名的黑客开发,由于没有得到诸如SHA系列的严格的安全审查和全面论证,一直没被广泛推广使用。

(4) 串联算法,2013年7月,夸克币(Quark)发布,首创使用多轮Hash算法,看似高大上,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输入数据运算了9次hash函数,前一轮运算结果作为后一轮运算的输入。这9轮Hash共使用6种加密算法,分别为BLAKE, BMW, GROESTL, JH, KECCAK和SKEIN,这些都是公认的安全Hash算法,并且早已存在现成的实现代码。这种多轮Hash一出现就给人造成直观上很安全很强大的感觉,追捧者无数。现今价格依然坚挺的达世币(DASH,前身是暗黑币,Darkcoin,)接过下一棒,率先使用11种加密算法(BLAKE, BMW, GROESTL, JH, KECCAK, SKEIN, LUFFA, CUBEHASH, SHAVITE, SIMD, ECHO),美其名曰X11,紧接着X13,X15这一系列就有人开发出来了。

(5) 并联算法,有人串联,就有人并联,Heavycoin(HVC)率先做了尝试。HVC如今在国内名不见经传,当时还是名噪一时,首次实现链上游戏,作者是俄罗斯人,后来不幸英年早逝,在币圈引起一阵惋惜。

(6) primecoin算法,正当一部分人在算法探索之路上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另一部分人的声音也非常刺耳,那就是指责POW浪费能源(彼时POS机制已经实现)。POW党虽极力维护,但也承认耗费能源这一事实。这一指责打开了另一条探索之路,即如果能找到一种算法,既能维护区块链安全,这些Hash运算又能在其他方面产生价值,那简直更完美。在这条探索之路上最让人振奋人心的成果来自于Sunny King(这大神之前已经开发了Peercoin,点点币)发明的素数币(Primecoin)。素数币算法的核心理念是:在做Hash运算的同时寻找大素数。素数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人类对他的认识还是有限。素数在数轴上不但稀有(相对于偶数而言),而且分布不规律,在数轴上寻找素数只能盲目搜索探测,这正是POW的特征。POW还有另一个要求是容易验证,这方面人类经过几百年探索已经获得一些成果。素数币使用两种方法测试,首先进行费马测试(Fermat Test),通过则再进行欧拉-拉格朗日-立夫习兹测试(Euler-Lagrange-Lifchitz Test),还通过测试则被视为是素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保证通过测试的数百分百是素数,不过这并不影响系统运行,即便测试结果错误,只要每个节点都认为是素数就行。

(7) ethash算法,以太坊(Ethereum)一开始就打算使用POS方式,但由于POS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开发团队决定在以太坊1.0阶段使用POW方式,预计在Serenity阶段转入POS。以太坊POW算法叫Ethash,虽只是一个过渡算法,但开发团队一点也不含糊,一如既往发扬其“简单问题复杂化,繁琐细节秀智商”的设计风格。Ethash 是最新版本的 Dagger-Hashimoto改良算法,是Hashimoto算法结合Dagger算法产成的一个新变种。Ethash设计时就明确两大目标:

抵御矿机性能(ASIC-resistance),团队希望CPU也能参与挖矿获得收益。
轻客户端可快速验证(Light client verifiability)。

基于以上两个目标,开发团队最后倒腾出来的Ethash挖矿时基本与CPU性能无关,却和内存大小和内存带宽成正相关。不过在实现上还是借鉴了SHA3的设计思路,但是使用的”SHA3_256” ,”SHA3_512”与标准实现很不同。

(8) Ethash算法,基本流程是这样的:对于每一个块,首先计算一个种子(seed),该种子只和当前块的信息有关;然后根据种子生成一个32M的随机数据集(Cache);紧接着根据Cache生成一个1GB大小的数据集合(DAG),DAG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搜索空间,挖矿的过程就是从DAG中随机选择元素(类似于比特币挖矿中查找合适Nonce)再进行哈希运算。可以从Cache快速计算DAG指定位置的元素,进而哈希验证。此外还要求对Cache和DAG进行周期性更新,每1000个块更新一次,并且规定DAG的大小随着时间推移线性增长,从1G开始,每年大约增长7G左右。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