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暴雨中黑科技撑起“安全伞”
连日来,四川达州、巴中、南充、广安等多地发布暴雨预警,成都也迎来持续强降雨。针对暴雨险情,在预防山洪泥石流、跨江河桥梁和立交桥、轨道交通等有哪些防汛减灾“黑科技”在背后默默守护群众安全?7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在川相关单位探寻答案。
负责成都市9个区市县桥梁日常管养的中铁科研院西南院桥梁研究所,是成都名副其实“桥梁医生”。从7月2日起,研究所已组织团队对成都管辖范围内所有跨江河桥梁、立交桥及下穿隧道紧急开展全面排查,确保桥梁安全。
“暴雨或洪水袭来,桥梁站不住‘脚’可不行。”该所所长陈杨说,目前该所采取远程信息化监测、云管理平台等多种先进科技手段,结合现场应急监测方式,对管辖内1000多座桥梁进行实时监测监控,确保桥梁安全。
“暴雨后桥梁的危险主要是暴涨河水冲刷后,桥梁地基被掏空,桥梁基础被冲毁,造成桥梁垮塌等。”陈杨说,目前一套远程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已用于成都部分重点桥梁或特殊结构桥梁。该系统通过在重点桥梁的桥墩、主梁、拱肋、吊杆等重要构件上安装的数百个感应装置,实时远程监控桥梁应力、位移变化情况,并传输到后台分析系统,将危险情况以报警方式及时发送到相关人员手机上,提高了应急反应速度。
为了及时响应突发灾情,由中铁科研院西南院组织建设的桥梁管护云平台,目前也在成都投入应用。针对过去桥梁巡检人员发现桥梁存在病害后,整理上报流程长、反应慢等问题,该云平台实现了桥梁养护各类数据的收集、更新、整理、储存、查看、上报、发布等一体化自动管理,巡检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可立即通过平板电脑终端系统,实时上传并迅速安排处理。
而在铁路出行安全方面,不仅有传统的线路障碍监测系统,及雨量、轨温、桥梁水位、异物预警监测等多套“地面”系统,一套崭新的无人机防洪技术,正“上天”保障安全。
记者从中铁成都局绵阳工务段了解到,从2016年起,该段已尝试利用无人机对山体整体外观进行逐点拍摄,并将人工标记的易落石危险点连接成片,定期对重点病害地点进行航拍复查,实时了解地质病害发展情况。
绵阳工务段竹园坝危石整治工区班长曹志银说,过去人工巡查是山区防洪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仅凭人工难以对山体进行整体观测,无法全面准确、科学便捷地掌握危石变化情况,而无人机防灾系统使用后,过去人工需要一整天的勘探工作,无人机只需要不到半小时便可完成。早在去年汛期,该段运用无人机检查兰渝线山体情况时,就发现兰渝线下行542公里227米处王家岩1号桥上游120万立方米弃渣隐患,最终成功避免灾害发生。而在这个汛期,该段正针对重点防洪区段点多、面广、线长的情况,将无人机拍摄的所有病害资料做成3D电子模型,通过模拟降雨情况和灾害发生画面,进一步提高对灾害的预防能力,确保提前做好预警准备。
在运用科技手段防护暴雨灾害的同时,能否更进一步对滑坡、山洪、泥石流进行早期预警?在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近年来围绕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山地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山地灾害监测预警与预测预报、山地灾害工程减灾原理与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
据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陈晓清介绍,已完成的“村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中,对村镇山洪泥石流工程防治关键技术、村镇山洪泥石流防治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应用成果已经在西部山区试点。
“研究中提出的适用于村镇山洪泥石流防治的非对称泥石流排导模式,桩林式泥石流拦挡结构等技术,通过与现行地质灾害减灾管理体系的衔接,实现了村镇灾害管理的新探索。”陈晓清说。
责任编辑:任我行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深度报告 | 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场让重庆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并进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重庆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电环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
四川“专线供电”身陷违法困境
2019-12-16专线供电 -
我国能源替代规范法律问题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规范法律 -
区域链结构对于数据中心有什么影响?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