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融合联合将成环保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2018-06-15 16:55:53 中国环境报  点击量: 评论 (0)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赋予环保产业伟大的使命和责任,越在这时候,越需要对产业深刻反思。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赋予环保产业伟大的使命和责任,越在这时候,越需要对产业深刻反思。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开幕前一天, 30余位环保产业界大佬们聚到一起,参加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的2018年会长研讨会。

时隔一年再回“娘家”,企业家们更理性地反映问题,分析问题。

一家从事环保30余年的老企业多年来未见效益,逼得自己把废采石场的生态修复融入了房地产元素,靠此输血养着几百人的环保团队。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却干得灰头土脸,技术、资金、恶性竞争、PPP等方面问题不少。要支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自身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4个小时时间,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在简短的开场白后,神色凝重地倾听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不时用笔记录。会后,这些企业家充分表达的意见将形成报告向高层反映。

资本为啥突然变脸?

近些天,东方园林发债遇冷波及面广,导致环保PPP板块全线暴跌。其实,一路高歌的环保产业近年来已经出现一些唱空的苗头,远的如神雾环保、凯迪生态,近的如盛运环保、三聚环保,民企环保几乎要被金融机构拉进“黑名单”,甚至还波及了到央企,如中节能环保连续两年归母公司净利润为负,发债被暂停上市。资本市场对环保板块呈现出从追逐再到用脚投票的急速转变。

“无论是初创型企业、成长型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不同阶段都需要资金,按理说目前环境下环保产业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投融资环境,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给出了一组对比,正好也能说明资本对节能环保行业的矛盾心态。

“一方面,环保一直是风险投资行业重点关注的行业,每年有几次大的会议都会设计以清洁技术、节能环保为主题的分论坛,同时每年进行行业排名和评比。另一方面,从2017年已发生的投资情况来看,各行业平均投资案例是423个,环保领域投资是281个,是平均数的66%;从金额上来看,各行业平均投资额是504亿元,环保领域投资是312亿元,占平均数的62%。”王一军认为,造成资本活跃度与市场热度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样的,根本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多数的风险投资机构很难准确全面解读和预判环保产业政策,二是

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一般,没有太多拥有高技术门槛的企业值得投资。

低利润率引发的蝴蝶效应

多年来,环保产业存在着产品质量低劣、技术低端仿制、恶性竞争等问题。

“过去,环保设备1/3停,1/3看,只有1/3是真正用的。现在虽然情况改观了,但在绝大部分客户是国企的情况下,采购要审计,只可能是低价中标。这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设备运行三五年后出了问题,也没人追究,又要重新改造。”江苏科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七棣坦言,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要竞争更要生存,民营企业和国企之间又存在一些不公平,直接表现就是无序恶性竞争、低价竞标,企业利润单薄。像这几年间,不少除尘企业因为恶性竞争破产,再重组新公司依然走着同样的老路。

有同样体会的还有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国。“在市场规则不健全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鼓励哪个产业方向,哪个产业就容易乱,不仅是打价格战,还有央企纷纷成立环保公司带来的冲击。”

山东省城建工程集团董事长刘俊福自称“喝污水吃垃圾”干了一辈子,本来觉得环保这条路应越走越宽广,结果感觉越走越累,效益差、人才流失是他感受最明显的。近些年,“国家队”、“野蛮人”的入侵让地方环保企业沦为打工者,打完工钱可能也拿不到。

创新难 推广难 维权难

林冰在出任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前一直从事IT业。据她介绍,即便在IT这样技术迭代如此迅速、竞争堪称惨烈的行业,依然能保持40%平均毛利率水平。环保产业若长期维持低利润率的局面是无法持续创新发展的。

“IT业的研发投入占到整个收入的10%以上,环保行业利润微薄,如何投资技术、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林冰讲了一个现实发生却也十分残酷的故事。她在调研VOCs治理技术时,正值VOCs治理如火如荼之时,由于核心技术在外,国内企业要排队等一年半才能买到相关技术。

“核心技术不在手里,市场和你没关系。IT是国内开放最早也是技术人才最密集的行业,现在生存下来的企业都算佼佼者,不行的企业早就活不下去了。”林冰说。

一边是核心技术的缺乏,而另一边却是本土创新环境堪忧,新技术得不到公正对待。“对企业来讲有三难,一是创新难,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有创新成果以后推广很难,别人不会信你;成果见效以后维权也很难,别人模仿你,无可奈何。”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居德金坦言,由于缺乏对颠覆性技术的权威性认证和支持,企业在创新方面吃了很多亏,现在国内模仿他们的企业已超过20家。

“一带一路”应抱团走出去

企业家们谈论最多的还有“一带一路”走出去。在大家看来,国际化是机遇也会有风险甚至陷阱。

近年来,国际化战略成为不少国内本土企业寻求发展新增长点的路径之一,然而,走出去也遭遇不少问题。

3月,一直寻求“走出去”的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印度项目大额计提减值,导致2017年度大额亏损。

同样败走印度的还有龙净环保,公司中标的项目合同期为两年,但耗时6年才最终完成。林冰表示,印度市场以后不会碰。

考察过不少国家的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叶明强也认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环保要比国内落后很多,市场大有可为,但一家企业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应对,需要企业抱团一起走出去。

“单打独斗已经过去,干不好也干不长,下一步整合融合联合是发展方向。”李玉国认为,放眼国内,抱团取暖是必然趋势。目前,环境治理需求从单一化、条块化向区域、流域综合治理转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解决所有问题,这就需要各领域优秀企业一同参与。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