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依托卫星遥感技术加强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管

2018-05-09 14:06:02 中国环境报  点击量: 评论 (0)
2018年5月9日凌晨,高分五号卫星发射。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就卫星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高分五号卫星的技术特点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刚刚成功发射的高分五号卫星,它的研制工作顺利吗?作为牵头用户,生态环境部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高分五号卫星是高分专项中唯一一颗实现高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是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生态环境部是高分五号卫星的牵头用户,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为卫星的主用户,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为卫星研制的主要负责单位。高分五号卫星可获取从紫外到长波红外谱段的高光谱分辨率星载遥感数据,对内陆水体、陆表生态环境等地物目标,以及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气溶胶等环境要素进行综合探测,将服务于我国环境综合观测对高光谱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话语权等重大需求提供遥感数据支撑,意义十分重大。

高分五号卫星是目前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它的发射将填补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对于动态监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水污染防治、生态监管等方面也可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兼顾国土资源勘察、气候气象监测等应用需求,也将在国土资源、气象等领域发挥支撑作用。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光谱卫星遥感发展的里程碑,也为我国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高分五号卫星工程于2012年底正式立项,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为卫星系统研制和火箭研制的主要负责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的508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为载荷研制单位。高分五号卫星搭载的6台载荷,由于每台载荷技术指标都达到国际先进卫星同等水平,部分国产器件研制难度大,由于载荷数量多、重量大,卫星平台研发也存在一定难度。有幸,在工程总师、八院高分五号卫星系统总指挥、总师以及逾500人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逾5年研制,今天终于圆满成功发射升空,考虑到其难度,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说今天卫星的成功发射,凝聚了一批航天人的辛勤和汗水。

生态环境部作为牵头用户,高分五号技术指标设计、立项、研制、发射等过程都积极参与。卫星发射成功后,我们也将继续组织做好工程实施和后续的应用工作。首先,将牵头组织做好工程在轨测试工作,调试完善应用系统,初评卫星数据,开展大气、水和生态环境应用在轨测试,完成在轨测试总结报告编写和评审。卫星交付使用后,全面进入环保应用示范阶段。适时举办高分五号卫星应用技术培训班,扩大高分五号卫星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激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加强卫星遥感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和支持环境卫星遥感工作。

问:请谈谈下一步工作中,卫星遥感监测如何在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目标任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现了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整体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定要符合生态的系统性,即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同时,也强调要将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所有者和管理者要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生态环境部的组建,就是从监管者的角度,把它统一起来,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环境管理者,我们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感到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也对卫星环境遥感监测有了更高的期待。卫星遥感监测具有大范围、高时效、高重访、定量化监测的优势,作为环境监测的天眼,必将成为生态环境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利器。今天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我们的定量化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加之未来系列环境后续监测卫星不断发展,我们的卫星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将不断增强,业务化运行的能力和水平也将不断加强。

具体来看,下一步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重点主要包括3个方面。

能力建设方面。重点是组织做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后的在轨测试及环保应用,做好已立项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和两颗16米光学卫星研制,做好高光谱观测卫星、两颗5米雷达卫星立项评估及启动实施,做好高精度温室气体卫星工程立项论证、评估及实施,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后续卫星环境应用系统建设,切实增强我国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能力,并为卫星发射后生态环境遥感应用业务化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强环境监测无人机能力建设,建立机型齐全、载荷完备、具有全天候作业能力的环保无人机系统。

技术体系方面。通过实施高分专项环境应用示范一期/二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专项“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空间信息服务及应用示范”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攻克一批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为生态环境遥感业务化应用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切实加强环境遥感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规范全国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工作开展,主要包括颗粒物、灰霾、秸秆焚烧等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面源污染等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监测等生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以及无人机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等。

遥感应用方面。一是加大对《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支撑力度,持续做好“三湖”等重点湖库藻类水华及富营养化遥感动态监测与预警,强化城市黑臭水体、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区域流域面源污染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加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等重点区域水污染遥感动态监测。二是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支撑力度,切实做好全国秸秆焚烧、三大城市群灰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颗粒物、北方地区沙尘等遥感监测与应用,加强重点区域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遥感监测分析与评估;做好重污染天气遥感应急监测,做好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遥感技术支持。三是加大对《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实施的支撑力度,持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动态遥感监测,做好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遥感调查和评估,加紧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四是加大对中央环保督察和环境监察执法的支撑力度,开展污染源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和重点工业聚集区等污染源无人机遥感巡查,紧盯违规排放、违规开发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切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及结果“回头看”遥感技术支持,强化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区域生态破坏等遥感监管,做好污染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遥感应急监测与评估。

最后,还需要切实加强环境遥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以保障国家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