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一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创新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稳妥实施员工持股试点,推进一般竞争性领域中小国企的国资产权退出。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部纳入统一监管体系。全面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处置“僵尸企业”任务。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建设。二是深化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各项政策措施。健全产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出台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实施意见,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统筹推进禹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抓好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健全垄断行业价格监管体系。四是深化“放管服”改革。(1)再取消下放一批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创新,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2)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把更多符合条件的涉企证照事项纳入“多证合一”改革。(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制度,探索建立审批首问负责制,对省预算内投资的规模以上项目全部实行代建。(4)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基本完成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建成运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服务、监管系统,高标准建设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扩大失信联合惩戒的领域和范围。五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1)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积极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农村合作金融等新型普惠金融业态,注重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2)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推进地方金融业态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强化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能力建设。六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四)积极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着力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优化开放战略布局、厚植开放优势,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全面开放推动改革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1)以重大交流合作项目为载体,开展“‘一带一路’看山东”等系列活动,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优势产能对外投资合作。(2)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在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新建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产业聚集区,在省内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综合示范区。(3)规划布局陆海联运重要枢纽,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和大宗商品国际中转创新等试点。二是加快对外贸易转型。(1)探索符合新模式、新业态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加快培育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放大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临沂商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先行先试效应。(2)推进济南、青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3)更加注重出口质量和附加值,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三是促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定发展。(1)放宽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扩大金融、医疗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开放,有序放开养老、商贸流通等领域。(2)提高外商投资服务水平,实施国际规则对接计划,推进外商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外资项目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3)引导和支持有清晰发展战略、坚持主业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获得关键技术、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健全境外投资重点项目库和境外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加大对“走出去”项目和企业的管理服务力度。继续控制和规范盲目并购等非理性行为。(4)加大自贸区试点成果的复制推广力度,推进省级开发区体制机制试点。完善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政策,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优势,推动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
(五)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支撑,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创新型省份。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体制改革,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机制。推动建设开放共享的产业创新中心等,加快实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数据、人才、设备等创新资源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青岛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创建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二是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发挥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头辐射作用,加快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布局一批通用性或行业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新增1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200家左右省级创新平台。加大针对创新平台的关键共性研发设施特别是中试环节的支持力度。三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开展创新百强企业试点,培育一批引领“四新”经济发展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共性技术研发基地等,支持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展创新型衍生公司,加强技术转移及商业化能力建设。四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健全创新券管理制度,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好留学人员来鲁、农民返乡、高校毕业生就业三大创业行动计划。支持创业大学建设,发展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建设好国家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五是加快人才强省建设。发挥“千人计划”、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工程引领作用,实施“海创山东”人才发展计划。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研究制定“产业教授”、“千人服务千企”行动等鼓励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政策。
(六)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拉动力。顺应居民需求升级扩大消费,着眼调整结构增加合理有效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一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1)开展内贸流通改革综合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市场规制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落实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医疗、文化、养老、教育等领域的各项措施,组织开展省级文化消费试点。(2)着力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鼓励引导节能环保、循环再生等绿色产品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信息消费,扩大高质量、个性化旅游精品供给,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3)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市场规范管理、消费侵权查处工作,完善重要产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二是精准扩大合理有效投资。(1)把开工率、资金到位率作为重要抓手,健全领导定点联系项目机制和协调服务保障机制,加强资金土地供应保障,加快重点项目落地。(2)完善项目滚动储备机制,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3)强化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政策措施的督导落实,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出资入股、股权收购、股权置换等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健全项目合理回报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利用多种运作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三是强化重大基础设施支撑。(1)按照网络加密、速度提升、通道扩展的思路,统筹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方式,优化提升全省综合交通和高速铁路网规划布局。加快高铁项目建设,鲁南高铁菏泽至曲阜段、郑济高铁山东段、济南至莱芜、济南至滨州、滨州至东营等项目开工建设,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493公里。(2)完善公路运输网,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0公里,抓好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穿城路段改造。加快青岛新机场建设,开工建设菏泽机场,推进济南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谋划一批通用机场项目。有序推进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新港区建设。(3)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推动风能、太阳能、核电、生物质发电多元化发展。继续实施“外电入鲁”战略,开工建设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研究论证新建特高压通道引进西南地区水电的可行性和技术方案。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达到22%。(4)基本完成南水北调续建配套供水单元工程建设,黄水东调应急工程实施引调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再实施一批雨洪资源利用工程。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出台农村承包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实施意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具体办法。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二是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启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打造一批“中国农产品电商之都”。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一批特色集镇和田园综合体,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三是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和优质粮食工程,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500万亩左右。加快消化粮食积压库存。开展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良种工程。四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升级2万个行政村的农村电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实现全省农村公路网化和农村新型社区清洁采暖全覆盖,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强化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条件整体提升。
(八)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共赢发展格局。一是全面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按照政策精准化、措施精细化、协调机制化的要求,纵深推进“两区一圈一带”规划建设。加快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推动青岛、烟台依托西海岸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在要素集聚、制度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2)以德州、聊城、滨州、东营4市为重点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京津产业转移,积极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加强环渤海地区合作。(3)健全完善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产业合作利益分享等机制,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形成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引领、全省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二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好“人、地、钱”等挂钩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引导特色小镇有序、健康发展。开展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探索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深入推进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促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解决好重点城市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出台实施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转型发展的意见,扎实开展县域经济发展提升三年行动。三是统筹陆海联动发展。落实经略海洋战略,大力推动海洋生产力布局由近海走向远海,稳步推进深远海油气、矿产和海上风能等资源利用,加快建设海洋强省,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示范引领、做出更大贡献。高水平建设“海上粮仓”,支持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等新兴海洋产业,推动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优化海洋开发布局,推进集中集约用海。四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省,发挥好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省级示范市(区)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军民融合、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示范载体。做好重要战备物资储备工作,增强国民经济动员持续保障能力。
(九)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创山东生态文明新时代。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山东美丽山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环境改善的成果。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1)完善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修订《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建立有效管用的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机制。(2)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3)完成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研究制定管控办法、绩效考核、生态补偿等配套政策。二是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1)大力实施环保领跑者制度,支持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推动建立以绿色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供应链。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2)实行能源、水、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健全用能、用水、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实施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控制。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3)认真落实山东省低碳发展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三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1)抓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列入责任清单,确保所有问题在整改期限内实现清零。(2)制定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扎实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执行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快燃煤机组、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抓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制定我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监管办法。加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开展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3)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健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开展重点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新建城区和镇区全部实行雨污分流,对造纸、印染等十大重点涉水行业实行专项治理。(4)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修复。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扩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资金来源。科学划定各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实施好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组织实施泰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绿满齐鲁美丽山东”等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严格有序开发矿产资源,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减少新增塌陷地。
(十)强化民生服务保障,有效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新老问题精准施策,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进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建设,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健全黄河滩区迁建“1+N”规划政策体系,迁建工程大规模开工建设。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深入推进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与受援地精准脱贫相结合,唱响山东援建品牌。二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大班额”防控长效机制,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任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加快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省优质高职院校培育工程。抓好“双一流”建设,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建立高校分类体系。三是扎实做好促进就业和居民增收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统筹抓好去产能分流安置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加强公共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援助制度。争取国家城乡居民增收和专项激励计划试点,完善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建立统筹考虑物价、工资增长及基金、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抓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制定公租房盘活处置政策,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84.3万套。五是加快建设健康山东。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分级诊疗服务模式,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抓好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和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六是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推进美德山东、文明山东、诚信山东建设,加快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做好大运河山东段文化带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七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依法严密防范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破坏活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深化安全隐患“大快严”执法集中行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安山东”品牌建设,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3月8日印发
责任编辑:任我行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深度报告 | 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场让重庆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并进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重庆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电环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
四川“专线供电”身陷违法困境
2019-12-16专线供电 -
我国能源替代规范法律问题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规范法律 -
区域链结构对于数据中心有什么影响?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