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核心要素分析

2018-01-29 11:15:08 互联网   点击量: 评论 (0)
信息化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持技术,其战略性作用已经获得广泛共识。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必将引

    1、围绕企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对企业中的人、财、物(原料、产品、设备、动力、场地)、技术采用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销售、订单获取、计划制订、采购、研发、生产、发运安装和维护等所有环节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围绕企业目标和组织:采用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组织岗位、制度、技能、绩效考核、数据和知识实施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

    4、围绕企业间协作:建立电子商务、企业门户、WEB服务、协同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间的高线运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三、理

    简单的讲就是做事的方法,上文提到“正确的做事”。当项目组织人员到位、项目任务确定后,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组织实施,保障项目实施事半功倍。

    目前很多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质上,是信息化的手段帮助企业在某些管理环节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的差错,基本从管理整个层面上的应用还很少,据中国软件协会数字统计,真正从管理层面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比率仅为0.2%,而国外企业的应用是50%,可见差距是很大的。也就说明很多企业在上信息化之前并没有系统地规划,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如何正确认识和描述企业,定位需求,真正让信息化的应用体现的非常具体又有战略高度,需要用模型的方法进行梳理需求。基于企业建模的方法与工具可以辅助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业务决策科学化、企业性能评价定量化、信息系统集成模型化等目标。

    目前,较为流行的为集成化企业建模框架,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生命周期维、视图模型维、通用性层次维组成三维立方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图1 集成化企业建模框架

    在生命周期维,按照企业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阶段,将企业模型划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运行维护四个阶段,根据各阶段的不同需求,模型有着不同的目的、视角和粒度,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

    在模型视图维,企业模型是以过程模型为核心包括组织、资源、功能、信息和产品模型的多视图模型,各个视图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企业的一方面特征,它们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通用层次维,模型分为通用、半通用和专用三种通用性层次。通用层指企业模型的基本构件,这些构件作为搭建一个具体企业模型的基本组件。半通用层指企业的参考模型,往往是一个行业或一种企业模式的模型模板,通过对这些模板的实例化和定制,快速、准确得到具体的企业模型。专用层指具体的企业模型。

    建模的应用背景中的阶段性映射着建模过程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对模型的广度、深度和粒度要求都是不同的,各阶段需要采用哪些视图,各视图采用什么样的描述方法也都会有所不同。

    依据整体解决方案实施的生命周期,定义模型的四个阶段为需求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如图2。



图2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