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和智能电网融合 借助云平台优化管理模式

2013-10-14 09:46:58 中国行业研究网  点击量: 评论 (0)
虽然智能电网传感器市场规模到2014年有望翻倍,到2018年营收将轻松超过2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仅是全球机到机(M2M)数据采集、汇聚和驱动器件市场的一小部分。另外,MachinaResearch公司最近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

描述的。”有人认为,导航芯片与通信芯片的结合方面,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可能要在15年以上。

  胡刚也从应用上分析了北斗芯片企业与国外的差距。“就整体来说,都在研发多模芯片,国内国外是同一个水平,此前国外也只是单模的。而在高精度方面,与国外差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但就大众应用来说,国内与国外差距就非常大了。”他说。

  4%产值决定整体应用

  据了解,芯片在整体北斗产业中产值仅占到4%,而芯片最终决定了整体导航应用。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中,芯片又是重中之重,力争在2012年突破核心芯片、软件和高端产品的发展瓶颈,着力提升芯片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提高芯片集成度,降低能耗。

  其实,芯片的发展早已成为业内共识。胡刚认为导航芯片好比是一把刀的刀把,握紧了刀把,而决定刀的杀伤力和方向。

  现在导航系统中,除了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外,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欧盟的伽利略。值得注意的是,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是一个中心频点。

  胡刚介绍说,“现在全世界的导航芯片厂商都在争取做兼容GPS和北斗的双模芯片。除了中国的政策原因外,双模芯片可以提高精准度。能做北斗和GPS兼容的芯片,也就意味着掌握了伽利略和GPS兼容的芯片。未来伽利略和北斗还可能有一场竞争,大众用什么样的导航系统完全取决于用什么样的芯片。因为在导航的领域,只要两个系统就够了。”

  同样,现在北斗芯片的发展还制约了天线的发展。胡刚说:“北斗天线与北斗芯片相互制约。北斗芯片做不起来,与之配套的天线也做不起来。”同时,天线也存在开模成本高等问题。

  通信公司有望参与

  有人认为,中国的北斗产业正值大力发展期,国内北斗芯片的厂商只有十来家,数量太少。而曹冲则认为,芯片的研发投资巨大,不建议小公司参与。胡刚也说,这么多家企业同时做导航芯片的研发,分散了人才资源,耗费了资源,其实国内真正想做芯片的公司并不多。

  据了解,现在做导航芯片,世界上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公司只有4家,而中国大大小小有12家。这些企业虽然在芯片的研发道路也很曲折,但是都没有“死掉”。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强有力的扶持,另一方面,北斗整个行业也处于调整发展时间,市场前景看好。

实际上,目前,国内仅北斗星通、国腾电子、华力创通,以及非上市公司东莞泰斗在芯片研发方面颇有成效。而受今年车载北斗导航系统需求放量影响,北斗星通、东莞泰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廖生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