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能源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的未来

2016-11-09 15:18:0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一)能源互联网背后的演化逻辑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大数据具有天然的互联网特性,而互联网特性的颠覆性,并不仅仅在于它拉平了信息鸿沟,诞生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和互联网代表了人

 

(三)能源互联网与微网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就像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一样,由多层次多尺度的各种微网相互连接而形成,如下图所示

售电、能源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的未来

  左图说明了各个级别的微网,在构成能源互联网时的层次和尺度关系,即从下往上分别是用户内部微网、用户间/园区级微网、园区间/区域级微网、城市级配网。网内自洽和自愈,网间相互耦合,构成更大范围的上一级自洽。

  右图说明了逻辑结构的微网形态,最下面是各类逻辑部件,包括负荷、储能/EV、更低一级的输配网络、分布式能源,它们通过能源网络、配网或者微网相互连接,相关的能源数据集中到网内的测控层或者数据层,支撑上层的高级应用。这些高级应用包括充放策略、交易代理、辅助决策、负荷平滑、需求响应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些应用是基于外部实时电价信号而做出的,实现技术-经济性多目标的最优化,这比目前所实践的单纯追求技术层面稳定、可靠的微网控制策略要更为复杂。

  各个级别微网构成能源互联网的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

售电、能源大数据与能源互联网的未来

  自底向上,分别是设备层、微网层、区域微网层和云端决策层,底层设备包括智能设备和带有适配器的非智能设备,通过数据接口耦合到微网中,微网之间通过水平协调和同一级的其他微网系统进行协调,并通过垂直协调机制与上一级微网进行协调,再往上则是区域级微网或者能源自治域,与云端决策层或者更高级的协调中枢通过垂直接口进行交互。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大云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