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新安规)

2018-09-07 16:03:04 国家电网  点击量: 评论 (0)
电力线路安全工作规程

8.8.6绝缘臂下节的金属部分,在仰起回转过程中,对带电体的距离应按表8-1的规定值增加0.5m。工作中车体应良好接地。

8.9保护间隙

8.9.1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25mm⊃;。

8.9.2圆弧形保护间隙的距离应按表8-11规定进行整定。

8.9.3使用保护间隙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8.9.3.1悬挂保护间隙前,应与调度联系停用重合闸。

8.9.3.2悬挂保护间隙应先将其与接地网可靠接地,再将保护间隙挂在导线上,并使其接触良好。拆除的程序与其相反。

8.9.3.3保护间隙应挂在相邻杆塔的导线上,悬挂后应派专人看守,在有人、畜通过的地区,还应增设围栏。

8.9.3.4装、拆保护间隙的人员应穿全套屏蔽服。

8.10带电检测绝缘子

8.10.1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检测绝缘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8.10.1.1检测前,应对检测器进行检测,保证操作灵活,测量准确。

8.10.1.2针式及少于3片的悬式绝缘子不得使用火花间隙检测器进行检测。

8.10.1.3检测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时,当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片数达到表8-12的规定,应立即停止检测。

如绝缘子串的片数超过表8-12的规定时,零值绝缘子允许片数可相应增加。

8.10.1.4应在干燥天气进行。

8.11低压带电作业

8.11.l低压带电作业应设专人监护。

8.12.2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其外裸的导电部位应采取绝缘措施,防止操作时相间或相对地短路。工作时,应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严禁使用挫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8.11.3高低压同杆架设,在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带电高压设备的措施。在低压带电导线末采取绝缘措施时,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绝缘隔离措施。

8.11.4上杆前,应先分清相、中性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相线,后断开中性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

人体不得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8.12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

8.12.1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

8.12.1.1带电作业工具应存放于通风良好、清洁干燥的专用工具房内。工具房门窗应密闭严实,地面、墙面及顶面应采用不起尘、阻燃材料制做。室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70%。室内温度应略高于室外,且不宜低于0。C。

8.12.1.2带电作业工具房进行室内通风时,应在干燥的天气进行,并且室外的相对湿度不得高于75%。通风结束后,应立即检查室内的相对湿度,并加以调控。

8.12.1.3带电作业工具房应配备:湿度计、温度计,抽湿机(数量以满足要求为准),辐射均匀的加热器,足够的工具摆放架、吊架和灭火器等。

8.12.1.4带电作业工具应统一编号、专人保管、登记造册,并建立试验、检修、使用记录。

8.12.1.5有缺陷的带电作业工具应及时修复,不合格的应予报废,严禁继续使用。

8.12.1.6高架绝缘斗臂车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车库内,其绝缘部分应有防潮措施。

8.12.2带电作业工具的使用

8.12.2.1带电作业工具应绝缘良好、连接牢固、转动灵活,并按厂家使用说明书、现场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8.12.2.2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应根据工作负荷校核满足规定安全系数。

8.12.2.3带电作业工具在运输过程中,带电绝缘工具应装在专用工具袋、工具箱或专用工具车内,以防受潮和损伤。发现绝缘工具受潮或表面损伤、脏污时,应及时处理并经试验或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12.2.4迸人作业现场,应将使用的带电作业工具放置在防潮的帆布或绝缘垫上,防止绝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和受潮。

8.12.2.5带电作业工具使用前,仔细检查确认没有损坏、受潮、变形、失灵,否则禁止使用。并使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或绝缘检测仪进行分段绝缘检测(电极宽2cm,极间宽2cm),阻值应不低于700Mn。操作绝缘工具时应戴清洁、干燥的手套。

8.12.3带电作业工具的试验

8.12.3.1带电作业工具应定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机械试验,

其试验周期为:

电气试验:预防性试验每年一次,检查性试验每年一次,两次试验间隔半年。

机械试验:绝缘工具每年一次,金属工具两年一次。

8.12.3.2绝缘工具电气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见表8-13。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宜采用250/2500us的标准波,以无一次击穿、闪络为合格。工频耐压试验以无击穿、无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高压电极应使用直径不小于3Omm的金属管,被试品应垂直悬挂,接地极的对地距离为1.0-1.2m。接地极及高压的电极(无金具时)处,以5Omm宽金属铂缠绕。试品间距不小于500mm,单导线两侧均压球直径不小于200mm,均压球距试品不小于1.5m。

试品应整根进行试验,不得分段。

8.12.3.3绝缘工具的检查性试验条件是:将绝缘工具分成若干段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每300mm耐压75kV,时间为1min,以无击穿、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8.12.3.4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见附录1。

8.12.3.5屏蔽服衣裤任意两端点之间的电阻值均不得大于20n。

8.12.3.6带电作业工具的机械试验标准

1)在工作负荷状态承担各类线夹和连接金具荷重时,应按有关金具标准进行试验;

2)在工作负荷状态承担其他静荷载时,应根据设计荷载,按SD165《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篇)》的规定进行试验;

3)在工作负荷状态承担人员操作荷载时:

静荷重试验:2.5倍允许工作负荷下持续5min,工具无变形及损伤者为合格。

动荷重试验:1.5倍允许工作负荷下实际操作3次,工具灵活、轻便、无卡住现象为合格。

9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保管、检查和试验

9.1一般规定

9.1.1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应统一编号,专人保管。人库、出库、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禁止使用损坏、变形、有故障等不合格的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机具的各种监测仪表以及制动器、限位器、安全阀、闭锁机构等安全装置应齐全、完好。

9.1.2自制或改装和主要部件更换或检修后的机具,应按SD165《电力建设施工机具设计基本要求(输电线路施工机具篇)》的规定进行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9.1.3机具应由了解其性能并熟悉使用知识的人员操作和使用。机具应按出厂说明书和铭牌的规定使用。

9.1.4起重机械的操作和维护应遵守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9.2施工机具的使用要求

9.201各类绞磨和卷扬机

9.2.1.1绞磨应放置平稳,锚固应可靠,受力前方不得有人。锚固绳应有防滑动措施。

9.2.1.2牵引绳应从卷筒下方卷人,排列整齐,并与卷筒垂直,在卷筒上不得少于5圈(卷扬机不得少于3圈)。钢绞线不得迸人卷筒。导向滑车应对正卷筒中心。滑车与卷筒的距离:光面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有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9.2.1.3人力绞磨架上固定磨轴的活动挡板应装在不受力的一侧,严禁反装。人力推磨时推磨人员应同时用力。绞磨受力时人员不得离开磨杠,防止飞磨伤人。作业完毕应取出磨杠。拉磨尾绳不应少于2人,应站在锚桩后面,且不得在绳圈内。绞磨受力时,不得用松尾绳的方法卸荷。

9.2.1.4拖拉机绞磨两轮胎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支架应受力平衡。严禁带拖斗牵引。拖拉机头牵引的绞磨应与牵引绳的最近转向点保持5m以上的距离。

9.2.2抱杆

9.2.2.1选用抱杆应经过计算或负荷校核。独立抱杆至少应有四根拉绳,人字抱杆应有二根拉绳,所有拉绳均应固定在牢固的地锚上,必要时经校验合格。

9.2.2.2抱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严禁使用:

1)圆木抱杆:木质腐朽、损伤严重或弯曲过大;

2)金属抱杆:整体弯曲超过杆长的1/600。局部弯曲严重、磕瘪变形、表面严重腐蚀、裂纹或脱焊;

3)抱杆脱帽环表面有裂纹或螺纹变形。

9.2.3导线联结网套导线穿人联结网套应到位,网套夹持导线的长度不得少于导线直径的30倍。网套末端应以铁丝绑扎不少于20圈。

9.2.4双钩紧线器

应经常润滑保养。出现换向爪失灵、螺杆无保险螺丝、表面裂纹或变形等现象时严禁使用。紧线器受力后应至少保留1/5有效丝杆长度。

9.2.5卡线器

其规格、材质应与线材的规格、材质相匹配。卡线器有裂纹、弯曲、转轴不灵活或钳口斜纹磨平等缺陷时应予报废。

9.2.6放线架

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松软地面应采取加固措施。放线轴与导线伸展方向应形成垂直角度。

9.2.7地锚

分布和埋设深度,应根据其作用和现场的土质设置。

9.2.8链条葫芦

9.2.8.1使用前应检查吊钩、链条、转动装置及刹车装置,吊钩、链轮或倒卡变化以及链条磨损达直径的15%者严禁使用。刹车片严禁沾染油脂。

9.2.8.2操作时,手拉链或扳手的拉动方向应与链轮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扳;操作人员不得站在葫芦正下方。葫芦的起重链不得打扭,并不得拆成单股使用。使用中如发生卡链,应将受力部位封固后方可进行检修。

9.2.8.3葫芦带负荷停留较长时间或过夜时,或扳手绑扎在起重链上,并采取保险措施。

9.2.9钢丝绳

9.2.9.1钢丝绳应按出厂技术数据使用。无技术数据时,应进行单丝破断力试验。

9.2.9.2钢丝绳应定期浸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报废:

1)钢丝绳在一个节距中有表9-1所示的断丝根数者;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任我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