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水平评价:信息化有了“度量衡”
时隔十多年后,中国第二次发布有官方背景的信息化指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下称赛迪)日前公布了新编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近3年的各省市信息化指数。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认为,评估工作是信息
新指标将成主流
指数公布之后,各省市纷纷表示该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安徽省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认为:“搞信息化这么多年,全国正式发布信息化指标,这还是第一次,方案非常科学。对搞信息化工作的同志来说,终于有了可以衡量的定量指标,能直观、科学地反映信息化工作的成果,可以扬眉吐气了。”
指标编制的主要推动方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秦海介绍说,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与信息化相关的发展指标体系,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都有广泛应用,但是近几年我国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的国家战略地位也确立下来,科学反映信息化水平已经是一项政治任务。为此,工信部委托赛迪等研究机构联合编制新的指标体系,并由赛迪发布新的指数。
但现在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新指标和国家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信息化发展指数0.79之间如何衔接?贵州省经信委某负责人提出了这个疑问,樊会文表示:“虽然‘十二五’规划里写入了按旧指标体系计算的指数,但是工信部今后将逐步引用这个新指标体系计算出的数据。”
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数据如何采集和获取。此次公布的指数的数据来源,很重要的一部分来自于行政力量,依靠工信部下发文件到各个地方政府,或是发文到国务院其他相关部委。西藏工信厅一位负责人认为,该指标体系涉及很多广电、通信方面的数据,而在有些省市,通信管理局、广播电视局和工信厅是并行的,文件产生的效力对非本系统的管理部门十分有限,采集数据有难度。
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肯定了行政力量的积极作用。他告诉记者,通过国家统计体系、部委体系获取的数据是权威的,在当前情况下行政方式也是有效获取数据的途径之一。
而樊会文认为,这种方式不是最好的,希望将来能靠大数据的方式采集数据,例如电子政务数据从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产生,社保卡数据从各个部门的业务统计系统产生,企业应用情况从两化融合的监测系统获取,信息基础设施统计则来自于电信运营商。如果采用大数据的方式,可能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就能产生新的指标。
责任编辑:叶雨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深度报告 | 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场让重庆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并进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重庆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电环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
四川“专线供电”身陷违法困境
2019-12-16专线供电 -
我国能源替代规范法律问题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规范法律 -
区域链结构对于数据中心有什么影响?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