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有用的大数据在哪里?

2018-05-30 17:21:15 好猫网  点击量: 评论 (0)
鉴于此,笔者对碳排放的数据管理工作做了下梳理。就所有和“低碳”相关的工作来说,夯实碳排放的数据基础,对碳排放达峰目标实现及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目标实现的意义最为重大,同时也对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法的确定,以及碳排放管控履约工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国波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会刚刚闭幕,对于关心国内碳市场建设的人们,并没有听到宣布到启动国内碳市场的消息,虽然如此,国内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如解振华主任表示的在按计划建设和完善。鉴于此,笔者对碳排放的数据管理工作做了下梳理。就所有和“低碳”相关的工作来说,夯实碳排放的数据基础,对碳排放达峰目标实现及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目标实现的意义最为重大,同时也对碳市场的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法的确定,以及碳排放管控履约工作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之前,提一下排放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不乏有政府官员、学者和从业者对企业报送及核查确定的排放数据的准确性提出质疑,甚至一直以此为理由对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前景担忧,这完全可以理解。碳排放数据统计与传统的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和能耗数据统计工作类似,都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工作,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企业对环境数据和基本的能耗数据的统计,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监管、考核等的各种原因,企业报送的数据很多都是为了满足考核要求或政绩需求,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质量很难保证,很难直接被采用作为用于碳配额交易的数据。碳配额交易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关系到碳市场建设的成败,数据质量如果不能保证,碳市场建设的公平性和一致性就很难保证,碳市场的基础数据需要满足一定的误差要求,需要逐渐完善,这需要所有从业者共同的努力,仅质疑而不前进,对碳市场建设本身不益。除非我们彻底否定了碳市场建设这项事情本身,否则,就必须扎实做好数据统计、报送及核查工作。

2012年以前,国际上已经有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报告的标准,虽然我国当时尚未出台相关规范,但部分大型央企,比如宝钢集团(现为宝武集团)、中石化集团公司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开始参照国际标准进行了集团内部的碳排放盘查工作,收集了碳排放相关的数据,为之后国家相关规范的制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那时甚至还没有提到国内碳市场的概念。但这些先行先试的央企在后续的国家相关行业规范的设计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2012年以来,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低碳发展。国家更加重视了解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情况,同时为了探索碳排放达峰路径和时间,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及履约等工作打基础,同时为国内启动碳排放试点工作做准备,国家发改委先后公布了24个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之后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涉及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到试点的碳交易体系,在此基础上,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也将在近期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数据就没有交易”,健康发展的碳交易市场离不开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而完善准确的碳排放数据的获取又离不开完善的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工作,第三方碳核查工作以其客观性、公正性和独立性特点,为碳排放数据质量的提升把了至关重要的一关。近些年,在各方努力下,碳核查工作有序展开。 碳核查工作的策划、准备和实践,从标准到法规,从核查员考试到机构的备案,试点省市已经初步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体系,也培养了大量的碳核查人才。这些核查机构和核查员努力严谨的工作,也为试点碳交易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6年以后,随着国内七省市碳交易试点的稳步推进和国家统一碳市场的启动的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全面的碳排放管控时代。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的出台,各个非试点省市也逐渐开展了该通知所涉及的八大行业企业的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报送和核查工作,截止目前,除了个别省份,全国各省市的历史碳排放核查工作均已完成,涉及的企业近7000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300个核查机构近1500名核查员参与了这次浩浩汤汤的碳核查工作。然而,正当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过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碳核查工作却在今年出乎意料的“遇冷”了,2016年度排放核查工作并没有下发通知,个别省市自行开展了核查工作,而绝大多数非试点省市并没有开展2016年度的碳核查工作。

虽然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初期可能仅纳入电力行业,待条件成熟时逐渐纳入其他行业,与此前政府公开宣传的计划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这也容易理解,毕竟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断完善,选择稳中求进的策略从碳市场建设效率性的角度考虑也是必要的。 但是国家对于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长期规划并没有改变,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会逐步纳入更多的行业。这里提到的“条件成熟”,排放数据质量满足交易要求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能使其他行业的数据质量能够尽快满足碳市场建设的要求,进而使这些行业能够尽快纳入全国的碳交易体系,碳排放数据报送和核查工作不能停,理由如下: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