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需求阻碍脱碳之路?世界能源清洁化的机遇与挑战
事实上,即使是出于季节性储存等其他原因而生产了氢气,那么相较于直接将其储存在氢燃料汽车里,将氢能用于集中发电或是给电动汽车充电也许会更具意义。因为这样做的话,不仅可以降低每兆瓦的综合成本,提高能效,并且可以利用余热从中获取额外的价值。也因此,与氢能站的稀缺相比,电网相对健全且无处不在,同时燃料电池车辆的复杂性,使得电动汽车的简单性、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安全性较高等优势更加凸显。
尽管如此,我对氢能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因为其是应对长期储存挑战最有优势的方法之一,其可以超越电池以分钟、小时或天的储存计量效果,亦或者是抽水蓄能电站对于地点的限制。它可以以氢的方式进行储存,或融入现有的天然气系统,或转换成氨、天然气、甲醇或一些高价值的合成液体燃料。
氢可以为依赖于稳定电力供应的行业,比如制陶业等用电量巨大的工业提供可靠电力供应。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探索氢能在化工等领域的广泛用途,而不是仅仅将其定义为交通运输的燃料。
氢的清洁程度取决于它的生产过程。目前,最经济的方法是蒸汽甲烷重组(利用热和催化剂来制氢)。然而,就像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样,除非可以有效捕获在重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并将其隔离,否则小型反应装置(SMR)制氢在深度脱碳系统中并没有发挥太大价值。但当SMR制氢系统利用天然气进行操作,将大幅提高能效,并减少对新建基础设施的要求。
第二种主要的制氢方法是通过电解。当然,利用的是来自于生物质发电的电能,太阳能发电的电力进行电解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普遍存在一种认知——电解是有效利用过剩风电和太阳能电的一种完美解决方式,但这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电解,加上压缩、储存和运输过程所需的相关设备,或将氢转化为更高价值原料所需的设备,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即使设备的成本不断下降,并且发展的趋势也将要大幅度削减生产及设备成本,但7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所节约的成本总好过断断续续地运行。同样地,利用富余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推进脱碳化进程,表面上看是另一种有效利用富余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方式,实际上是以可再生能源替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程。从目前情况来看,制氢的最经济的途径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中的光伏电力,并辅以电池即可实现电力的不间断供应。例如由荷兰实现的人造岛屿,都是得益于这些“高容量”因素。
同样,太阳能热的发展也大有前途,有效的利用余热来驱动高温电解,将大大降低对电力的需求。相对于目前实施的碳价格约束机制而言,高温电解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天然气的燃烧,同时在过程中产生的近纯二氧化碳排放流,可以在隔离前直接用于Allam循环涡轮机发电。因此,利用余热驱动高温电解,可以实现天然气输入,氢、电以及水的输出,同时二氧化碳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被有效捕获隔离。
考量核电发展
在深度脱碳的选择路径上,核能的利用是另一种不得不被提及的有效方法。目前,在世界所有的零碳发电类型中,核能占比28%。2017年法国电力生产的总碳强度约估为65克/千瓦时二氧化碳当量,而德国为488克/千瓦时(不包括生物质)。
尽管德国正在实施著名的“能源过渡计划”,但该国仍有可能达不到其2020年气候目标,这与其决定退出现有的核电站密切相关。欧洲其他国家,比如英国仍在启用核电站,该国则更有可能完成其2020年气候目标。当我们认真对待气候变化这一议题时,我们则应该保持现有的、安全的核电站继续运转,而不是过早地、冒然地退出核电产能。
但对于是否应该新建核电站,仍值得讨论。据估计,Hinkley C电站获得了300亿英镑的补贴,而Flamanville, Olkiluoto, Vogtle, VC Summer 和其他新建核电项目的延迟和超期运行都不容乐观。即便是在中国和印度,两国正在以供应链允许的速度建设核电站,但可再生能源产出的增长速度仍快于核能。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当前一代核技术在深度脱碳的未来中并没有显著的地位。然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近50家公司筹集了超过13亿美元的私募基金,准备开启新的核电站建设计划。目前几乎所有关于小型反应堆的研究都是围绕灵活性、模块化和破损安全性的研究。换句话说,即使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在电力和工作人员完全缺失的情况下,小型反应堆也会安全关闭,而不是熔化或爆炸。当然,目前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其他更具有竞争性的设计。
有待观察的是,这些所谓的第四代核电设计能否生产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电力5美分/千瓦时的可调配零碳电力将更具市场,而15美分/千瓦时的价格则完全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有太多具有经济性的电源来满足电力需求,如前所述,“三足鼎立”的能源系统并不会坐等下一代核能的生产回报。该系统因具有储能(经济性)和需求响应的形式而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因此,大量的“基础成本可再生能源”——即2~4美分/千瓦时甚至更低价格的电力,将不可阻挡地渗透于整个电力系统。
“现代生态科学家”主张推进核能的使用,这将不会对风电和光伏发电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但核能在未来“三足鼎立”的能源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值得思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制氢。作为电解电源,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核能具有两大优势:首先,核能可以为电解过程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电力供应;其次,核电的生产过程会产生余热,可以被利用于高温电解。
其实,在未来“三足鼎立”的能源系统中,核电所产生的热能是其立足的秘密武器。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零碳能源的生产规模可以与之匹敌,包括地热和生物质。事实上,中国一直在考虑使用小型核反应堆进行区域供热。
反对核能的人总是会以核扩散、废物处理和退役成本为论点质疑核能,其实这些都是合理的担忧,但是核能对未来深度脱碳可以作出的贡献也不能忽视。
机遇期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立意并不是在于如何勾画超越“三足鼎立”能源系统的蓝图,或者是给出实施深度脱碳的具体实施路径。任何关于未来30年技术发展的预测都有可能脱离现实,而如何正确运用和理解目前多变性能源和规模发展的机遇才是目前开展深度脱碳工作的关键。
在过去15年中,我们目睹了世界能源和交通运输领域走向清洁化的几个关键节点——2004年,可再生能源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08年,世界电力系统开始走向数字化;2012年,电动汽车取代轻型地面交通工具。而时至今日,那些曾经“抵制”变革的行业——重型陆运、工业、化工、热能、航空和航运、农业,将会一个接一个地,或者更有可能形成一个紧密耦合的系统,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逐步走向清洁化,并将会在超高效工业流程、互联和共享的车辆、航空运输的电气化、精准农业、食品科学、合成燃料、工业生物化学、石墨烯和气凝胶等新材料、能源和基础设施区块链、添加剂制造、零碳建筑材料、小型核聚变等领域取得惊人的进展。
这些技术在当今可能并不具有成本竞争力,但未来它们的发展都将得益于风能、太阳能和电池领域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此外,就像无处不在的传感器、云和网格边缘计算、大数据和机器学习一样,它们也将为能源、交通和工业部门带来巨大的变革,使得待开发的能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借用马克˙安德烈森( Marc Andreesen)的话来说,“软件将吃掉效率低下的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最终清洁技术的发展将超过目前化石燃料技术所取得的成就。它们甚至不需要碳价格的约束,便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具有连续性的政府支持政策——涵盖研发、标准、税收、贸易政策和政府采购,以此来减少摩擦、消除统筹风险,以此来帮助可再生能源克服在发展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原其成本竞争力。玛丽安娜˙马祖卡托(Marianna Mazzucato)称之为“以使命为导向”的创新,在这个方面,英国政府称将其称之为“清洁发展战略”。
所以,无论是努力走向“三足鼎立”的世界,还是试图弄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无与伦比的机遇期。那些押注正确的国家、企业和投资者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碳中和战略|赵英民副部长致辞全文
2020-10-19碳中和,碳排放,赵英民 -
深度报告 | 基于分类监管与当量协同的碳市场框架设计方案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 -
碳市场让重庆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并进
2020-07-21碳市场,碳排放,重庆
-
两部门: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推广不停电作业技术 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
2020-09-28获得电力,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
2020年二季度福建省统调燃煤电厂节能减排信息披露
2020-07-21火电环保,燃煤电厂,超低排放
-
四川“专线供电”身陷违法困境
2019-12-16专线供电 -
我国能源替代规范法律问题研究(上)
2019-10-31能源替代规范法律 -
区域链结构对于数据中心有什么影响?这个影响是好是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