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百亿首富到身无分文,光伏巨头施正荣为何倒下

2017-09-01 16:28:31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深度】从百亿首富到身无分文,光伏巨头施正荣为何倒下

 

 

 

曾经的尚德是怎样一个公司,你能想象吗?

 

各路权贵变着法子把子女送进尚德,享受那好得惊人的待遇:出差,想选哪个航空公司就选哪个航空公司,航班、时间随便挑;出差补贴,最高一天80美金;内部员工和供应商内外勾结,把好的东西扔到废旧物资库,再卖给供应商,供应商再转手卖给尚德……烈火烹油的盛景之下,其实早已埋下爆炸的导火索。

 

不要笑话尚德。它只是一个缩影,折射出一个公司突然膨胀之后面对的巨大陷阱。它的教训,是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不可能再次获得的一本教材。

 

 

5年身家186亿,被称“拯救地球之人”

 

1963年,施正荣出生在江苏一个名叫太平村的小村庄,出生时才发现,母亲竟然生了一对双胞胎,他是弟弟,此时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加上他俩,四个孩子对于家庭负担太重,当时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没办法,家里就把他送给了一个刚产下死胎的施家。

 

施正荣从小就懂事,从6岁开始就帮助家里干活,养父母也是非常疼爱他,虽然家里贫穷,但一直供他上学。

 

 

在大学,施正荣的聪明才智完全被发挥出来,在长春理工读完本科后,又在中科院拿到了硕士学位,两年后,公费留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

 

在留学期间,以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完美的拿到了博士学位,并且成为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同时手里还握着10多项太阳能电池发明专利。凭此成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这样下去,施正荣必将在国际学术界拥有一席之地,就算是诺贝尔奖也不是没可能拿。但在2001年9月,无锡市政府到澳大利亚考察,寻找既是高新技术,又能获得高额回报的项目,当时国家正在鼓励华人回国创业,就这样,无锡市政府和施正荣就这样搭上线了。

 

初步接触后,双方达成了协议,政府支持施正荣在无锡创办企业。于是,施正荣放弃了学术研究,带着两年薪水40万美金回国创业。

 

在无锡市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的8家国企出资600万美元,施正荣现金加技术估价200万美元,双方以80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施正荣任总经理。

 

 

虽说刚开始发展不顺,但在施正荣以国际领先的技术进攻下,市场迅速打开,到2004年年底,尚德电力产能达到540兆瓦,销售收入100亿美元,成为全球光伏行业三巨头之一。

 

到了2005年,尚德电力更是一飞冲天,在无锡政府的帮助下,完成私有化。当年12月14日在纽交所上市,当日收盘时,每股达到34.02美元,施正荣也已186亿美元的身价,成为2006年中国首富。

 

2006年尚德电力的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当年的神话,由他带领的无锡尚德成为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

天有不测风云,施正荣在2008年遭遇人生拐点。其财富飞流直下,至2012年下滑至30亿元人民币。2013年,尚德股价两天暴跌38%,收盘价0.67美元,市值仅剩1.5亿美元,美国Maxim集团甚至将尚德股票的目标价下调至0美元。

至此,施正荣用了7年时间赔光了186亿身家,跌下神坛,一时间让人唏嘘不已。

作为全球光伏界的宠儿,手握世界领先的技术,为何会一落千丈,曾经的神话为什么会走向破灭呢?其中不乏有以下原因吧

有人认为尚德电力寄希望于政府,依附性大于独立性。

当然,尚德电力有彼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无锡政府的鼎力相助。从最初的提供场地,引入资金,在银行担保贷款,到后来的私有化上市,无时无刻都有地方政府的身影。这样就使得一个脆弱的孩子在政府的襁褓下成长起来,很难承受狂风暴雨的侵袭。

有人认为外部行业竞争激烈。

正是由于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光伏产业的造富神话,让数千万人投入到这场掘金运动中。对于这种“科学家+地方政府+海外资本”可复制的模式,大家毫不吝啬,争相模仿,一拥而上,当时,全国各地有600个城市,纷纷建起了光伏产业和光伏产业园。如此激烈的竞争让整个行业走向狂飙突进的畸形道路。

也有人说企业内部执行力差

施正荣不是一个强势的人,给人营造的温和、开放的氛围,以致高管到中层的执行力很差。

在施正荣主持的高管会议时,高层们经常也是吵得一塌糊涂。施正荣太过“温和”让员工找不到主心骨,在思想上,也没有成为尚德员工可以依赖的“灵魂人物”。

而我认为更大程度上在施正荣个人原因,文化冲突较大。

施正荣对待文化有一定偏见。工作上,只要有一个老外在场,就要求高管们必须说英文。在招人方面,他更钟爱那些有跨国公司背景和海外生活经验的高管,公司很多老人因此对其产生不满,公司人心晃动也是造成神话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施正荣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他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上市当天他对朋友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他曾花20万美元包一架公务机去参加达沃斯论坛,给自己买了十辆豪车,见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车,由此可见虚荣心太强有多大的危害。

 

有人说,施正荣和尚德是中国光伏产业的牺牲者。

 

作为行业前辈,尚德具有教科书般的教育意义。而施正荣也是虽败犹荣,尽管尚德破产重组,但他在业内的口碑甚好,更被尊称为光伏教父,他的开创精神鼓舞着行业的后来者们。

 

也有人说,施正荣是大骗子。他早已加入澳大利亚国籍,拥有中国绿卡,这个不务正业的“洋博士”,用光伏这个假概念骗中国政府的钱。

 

2012年9月,尚德破产前夕,无锡政府向施正荣表示愿意注资拯救尚德,但条件是要用施正荣的个人资产做担保。

 

“政府撑你,你自己要拿出一个目标和态度来。”施正荣不是没钱,有媒体爆料,他通过眼花缭乱的关联交易,将尚德的大量财富转移到自己名下。比如他幕后控制的亚洲硅业,获得了尚德长达16年期限、15亿美元的无条件支付合约。

 

 

但施正荣的态度却是袖手旁观,他也许认为企业快速做大就拥有了一种绑架政府的能力,“我有这么多的职工,你不救我,我就要关门”,于是这位当年被英国卫报评为“拯救地球50人”的男人拒绝了该方案。

 

再加上5.6亿欧元的GSF反担保造假事件,有人认为,施正荣的企业家信用已经彻底破产,在他有生之年,很难在中国市场上做成一单生意。

 

如今,昔日的中国首富施正荣,说不上野心不野心,也谈不上悲剧不悲剧,只是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排在最后的才是尚德电力创始人。

 

从一个行业的领路人,无限风光的光伏巨人,到掌门人黯然请辞,企业破产重整,尚德电力在短短数年内的大起大落让人唏嘘,更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只有深谙市场规律,符合市场发展,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好。

来源:搜狐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