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绿证 为何会陷入“少人问津”的境地?

2018-05-22 14:34:5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支持绿色能源,争做认购先锋!截至目前已有1738名认购者,共认购27185个绿证!”——打开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网站,在一幅幅风场和光伏电站宣传图片下方,有这样一行专门采用高亮字体显示的统计数据。

2018年即将过半,但据上述知情人透露,配额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何时能够启动尚无定数。

“配额是按年度滚动制定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总量的最低比重。目前配额和绿证的考核对象暂定为售电企业:一方面是电网公司,它代表了大部分的直接用电方和参与直购电的用户;另一方面是各售电公司,它代表着其范围内的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此外还有自备电厂,它们自发自用,也代表了一种用户类型。”据他介绍,配额和绿证的考核方式及比例问题是当前颇具争议的难点。“就考核方式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满足配额指标,如果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达不到配额的比例,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完成配额。但如果企业没有完成配额,也没有买够相应的绿证怎么办?目前的解决方案是让相关企业向电网购买‘替代证书’。这种替代证书的价格得根据‘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等因素’确定。但目前各方对于这一方案还一直有不同看法。例如,价格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对绿证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都是争论焦点所在。”

而事关考核比例,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域2018年、2020年的总量配额指标和非水电配额指标。“配额和绿证如果强制交易,一定也会分省考核,各省比例不同。如何确定这一比例,各省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替代补贴”的目的仍难达成?

按照试行规定,绿证的认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但不得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

可见,绿证交易制度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替代补贴的使命。然而,面对拖欠已久的巨额补贴,上述知情人士也坦言,虽然推行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自愿认购阶段还难见实效。“如果下一步实行强制交易,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有希望。但由于具体的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也不好说对于填补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有统计指出,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经突破千亿元。另一方面,根据交易平台的挂牌情况,大部分风电绿证的标价都只在200-300元/张,5月2日成交的最低价格更是低至137.2元/张。按照目前平台核发的2180万张绿证计算,即便是成交价达到500元/张的水平,全部售出的总价也只在百亿元左右。

彭澎也直接给出了“绿证不可能弥补补贴缺口”的明确回答。她认为:“补贴还是要靠大面积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来解决。即便日后通过强制配额考核,主要目标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而不是填补补贴缺口。”

可以看出,绿证问题千头万绪、积累已深,不管是从27185个绿证的总估值不足1000万元来讲,还是从认购率仅约0.12%且强制交易启动时间待定等表现来讲,绿证交易制度距离“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的初衷还很远。

社评: “含金量”不足是绿证“硬伤”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当前累计突破1000亿元且仍在一天天扩大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时刻提醒着行业主管部门这样一个事实:强力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是条“死胡同”,必须及时创新管理方式。10个月前“出生”的绿色电力证书曾被寄予厚望:宣传绿色电力理念,引导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对冲市场化风险,为补贴资金链的退出形成“缓冲地带”;积累核发认证、组织交易、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经验,为势在必行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投石问路。

绿证随后的认购工作,也得到了不少企业、个人的积极响应。企业打出了“社会责任感”的大旗、个人购买者揣有“荣誉感”的情怀,1738名“认购先锋”自愿花费数百万元为绿证“捧场”“造势”,希望交易市场能够“热闹”起来。

但10个月累计不到3万张的交易量还是难掩市场的“冷清”模样。“交易量仅占核发量的0.12%”这一现实,对绿证支持者来讲,也不乏“噩梦”的感觉——300天的时间,不但没有培育出蹒跚起步的绿证交易市场,反而将其熬得“奄奄一息”。不禁要问,绿证到底是怎么了?其“存在感”为何渐失?

究其原因,“含金量”太低或许是绿证“滞销”的根本原因。企业购买者普遍表示“和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个人购买者反映“没有实质性作用”,在这样的“产品评价”声中,绿证很难“畅销”起来。

绿证作为一种商品,没有买卖就没有未来。

连续10多年的强力补贴赋予了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的巨大动能。无论是在产能规模扩张、关键设备研制上,还是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能力上,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领域目前都已具备引领全球发展的“硬实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公众绿色电力消费意识、环保意识等“软实力”方面仍存明显短板,这也是绿证“不得宠”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绿证购买者多是电力行业“圈内人”,且其“朋友圈”极小,甚至仅仅局限于新能源企业,鲜有“老大哥”火电和电网企业“关注”“点赞”。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证更像是新能源人“自导自演”的“自我吆喝”,没有在能源电力行业和社会公众中“转发”“刷屏”开来。

有专家呼吁,可以让“电费单”成为绿证“宣传单”,即把绿证的宣传放到与公众生活密不可分的电费单据上;还有声音呼吁将绿证认购与电费缴纳挂钩;也有企业建议,尽快推出类似于节能标识一样的“绿证标识”,给购买绿证的企业产品打上绿色环保的“烙印”。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不错的点子,或许也能在培养环保意识、增加“粉丝”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但在做好这种“广告”的同时,让绿证本身变得更有价值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计划于2018年推出的“强制约束交易”或将从体制机制层面为绿证交易打开新局面。2018年几近过半,相信绿证强制交易的启动不会太远,届时绿证的价值将不再只是给购买者以“精神慰藉”,而更多的是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当然,无论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还是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都必将影响电力行业整体的消费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绿证强制交易还必须从健全价格机制、理顺考核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等环节同步发力。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蒋桂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