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公众认知】尉永平:在变化的人文自然环境下使水电工程更好造福于人类

2017-12-05 15:18:07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水库大坝公众认知】尉永平:在变化的人文自然环境下使水电工程更好造福于人类

 

 

11月1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大坝与公众认知论坛上,澳大利亚
昆士兰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尉永平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上百年的时间尺
度上,回顾了发达国家水利水电建设开发运营的发展历程和与之相对应的公众认知和公
众沟通规律,就如何让水利水电工程与公众更好沟通,更好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
新的观点。

 

摄影:韩承臻

 

 

水库大坝曾是舆论场中的宠儿

 

                                              输 

 
 
 

埃及文明淹没于滔滔洪水,玛雅文明因干旱而衰亡……人类文明的繁盛和衰落往往与洪水
和干旱息息相关。

 

修建大坝水库作为防洪、抗旱的最有效措施,自古就为人类所利用,从中国的都江堰、印
度古代引水大坝,到阿斯旺大坝、胡佛大坝等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公众对水库和
大坝的认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脉络?

 

尉永平收集梳理了1843年到2013年170多年间的《纽约时报》和《悉尼晨报》等报纸。

 

通过研究她发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大坝建设的技术障碍逐步被突破,西方发达国家
掀起了水坝水库建设的高潮。与此同时,舆论对于水库水坝建设也是支持和喝彩为主。

 

人类用大坝来征服自然,用大坝来发展水电,用大坝来把沙漠变为绿洲。对大坝的盛赞遍
布于各大媒体。

 

在当时的一篇报道中,英国工程师William Willcocks 曾盛赞:“大坝使得防洪发电、灌溉
航运都彻底由人控制。”

 

 

 当今水利水电开发中面临

更为复杂的环境社会等问题

 

 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高于15米的大坝有4.5万座,小规模的有80万座。全球30%~40%的

耕地依赖大坝灌溉,相应生产的粮食高达总产量的12%~16% 。全球19%的电力能源来自于
水力发电,惠及超过150个国家。但是水利水电面临的舆论环境却已经悄然变化。

 

尉永平说,如今的中国不仅是全球水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当今全球水电建设技术最
为先进的国家。

 

中国水利水电实现了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再到“引领者”的巨大飞跃。目前中国公司参与建
设的水坝有300多座,分布在74个国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
国家在进行水利水电开发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社会等问题。

 

在这样一个宏观的舆情形势背景下,境外媒体对中国水电行业也呈现了很多争议和负面的报道。

 

尉永平建议中国水利水电行业,应探索长期、有效、稳定、积极的战略,管理和引导境外舆论。

 

向公众阐明水电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回应大坝开发的公众热点问题,提升我国水电企业在海
外市场公众形象,减少社会阻力,增强中国水电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水电工程对媒体的应对能力

 

 

关于如何引导公众正确认知水库大坝。尉永平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1

要分析世界范围水电工程的运行状况以及它们面对的舆论情况。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怎么
说,自然也没法去应对。

2

研究胡佛大坝、阿斯旺大坝等世界主要大型水利工程过去100年间媒体对它们的报道以及它们
的主管单位的应对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3

要开发我们的舆情管理知识库,对于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及时提供相应的知识。同时还要建立
专家库,由专家提供专业权威的解答,澄清误解。

 

谈到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尉永平希望通过对世界上各具特色的水电工程比较,建立一个水电工
程应对媒体分析试验室。发展水电工程对媒体报道的分析模型,提高水电工程对媒体的应对能
力,提高公众对水电工程的客观认知,从而使水电工程在变化的人文自然环境下更好地造福于
人类。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官网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