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贯穿水库大坝全生命周期

2018-06-04 15:01:15 中国电力新闻网  点击量: 评论 (0)
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仍需大力推进水库大坝的有序建设,以支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水库大坝、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我国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仍需大力推进水库大坝的有序建设,以支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为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水库大坝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座水库大坝的全生命周期都应体现高质量。”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上,中国大坝工程协会理事长矫勇一语破题。

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目前,我国水库大坝的质量与安全总体是过硬的,尤其经过大规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我国已进入世界低溃坝率国家行列,但仍有9.8万多座水库大坝全面感知能力明显不足。

“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水库大坝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都有改进的空间。”矫勇表示。

水库大坝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水库大坝自身安全、水库大坝服务功能安全可靠、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解决水库大坝全寿命周期中遇到的挑战,消除或减轻各类安全隐患,要在创新上下功夫。”矫勇认为,我国已经走在世界筑坝行业的前列,前人和外界提供给我们的经验已经不多。必须依靠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强大的计算和实验手段,加强理论研究和理论突破,夯实超高坝设计的理论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针对水利发展过程当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我国水库大坝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表示。

“新建水库要从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高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化质量、有序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矫勇认为,要坚持高质量标准,坚持创新驱动、安全第一、生态优先,严格把关,保障水库大坝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

用新技术解决各类难题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有200米级以上超高坝的国家,同时除混凝土重力坝之外,各类坝型的大坝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水库大坝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从勘测设计、工程建设到运行管理,始终面临着对自然对象认知不足,工程建造质量隐患,工程运行受地震、气象等自然灾害影响,工程调度中人为失误等风险。

虽然我国在糯扎渡、溪洛渡等工程上已经开始运用智慧建坝技术,但整个坝工行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中小水库缺少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相对欠缺。

“要消除或降低这些风险,必须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解决各类工程难题,还要通过数字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感知筑坝质量和大坝运行情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系统分析大坝可能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气象水文安全隐患、抗震安全隐患、运行调度安全隐患等。”矫勇表示。

“目前,水电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以及大部分成熟的应用实践都还处于数字化管理阶段。”雅砻江副总经理吴世勇认为,“新兴技术产业化应用为水电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实现水电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移动互联技术都将得到更好的应用。”

智能化成大势所趋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水电站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集水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大型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流域梯级电站群智慧化建设与运行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

国电大渡河公司总经理涂扬举告诉记者,他们采用综合智能管控平台,通过云计算与大数据中心来实现流域库坝群安全风险的智能预警预测以及梯级电站联合优化实现智能调度,流域多机组群健康状态实现预测预警,特高新墙坝填筑质量实现精准实时监控。

防裂是混凝土坝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后我国将通过技术手段来完成对混凝土温度的控制。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张国新在会上表示,智能温控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温控领域的集成应用,采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温控质量进行全环节监控,确保监测与控制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系统,以温控施工监控的智能化促进温控施工的精细化。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继电保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