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煤炭消费占比由70.7%降至60.4%

2018-07-05 15:06:56 大云网  点击量: 评论 (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发生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升世界首位,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给社会经济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能源行业发生巨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跃升世界首位,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给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能源行业要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充分汲取40年来的宝贵经验,继往开来,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谱写我国能源发展新篇章。

四十载辉煌巨变 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40年来,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回望改革开放初期,石油电力供应还是稀缺品,停电成为一代人的记忆,而今已发生脱胎换骨的蜕变,能源行业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增长。

再看数据,1978~2017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从6.3亿吨标准煤增至35.9亿吨标准煤,电力装机规模从5712万千瓦增至17.8亿千瓦。煤炭铁路运力增至20亿吨以上,油气主干管道里程从0.8万千米增至13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从2.3万千米增至68.7万千米,建成大秦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能力全球领先。煤炭、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70.7%、3.4%分别调整至60.4%和13.8%。电力装机结构从以火、水为主演变为水、火、核、风、光并存,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由30%增至37.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逐步形成。

40年来,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市场资源配置能力大幅增强。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能源体制机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方向坚定,砥砺前行,久久为功,逐步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期,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探索“放松管制、政企分开”改革,煤炭和电力行业放松准入限制,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办煤矿和集资办电,石油行业开始向国外开放海上石油勘探。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12年前后,进入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推进阶段,煤炭行业取消电煤指导价,电力行业实施厂网分开,石油天然气行业形成跨区域竞争的三大石油公司。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能源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大幅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电力市场建设、交易机构组建、发用电计划放开等加快实施,油气行业竞争环节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总体看来,伴随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巨大改革红利正逐步释放。

40年来,能源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一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能源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煤炭综采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煤电大多是单机30万千瓦以下煤耗高、污染重的小机组,核电站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国外的帮助下建成。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出台了多项能源科技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升。煤炭绿色开采、机械化开采、重载铁路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石油天然气复杂区块和难开采资源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效燃煤发电、水电站设计建设和设备制造、核电、电网运行和装备等技术居于国际前列。中国这个曾经发电设备基本靠进口的国家,正在昂首阔步向能源科技强国迈进。

40年来,对外能源合作全方位拓展,能源外交打开广阔天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延续自力更生的能源政策,与国外的能源合作较少。随着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石油进口需求大幅攀升,我国积极开展国际油气贸易,逐步形成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有力增强了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能源企业“走出去”步伐持续加快,境外油气开发、电网投资运营以及核电、可再生能源、煤炭等领域技术和装备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利用巴黎峰会、国际能源论坛、G20峰会等平台,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议程,推动塑造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话语权逐步提升。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