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火电项目审批困难、利润率压缩 探讨国有发电集团转型之路

2018-02-01 12:49:02 普华永道思略特   点击量: 评论 (0)
随着市场供需格局变化、技术创新、监管改革等因素推动,中国电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深入,行业进一步向着清洁化、数字化、市场化、国际
随着市场供需格局变化、技术创新、监管改革等因素推动,中国电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持续深入,行业进一步向着清洁化、数字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方向转型。普华永道思略特基于国内外电力能源领域的战略和管理咨询项目经验,围绕行业热点,推出《中国电力能源产业转型系列报告》,希望能够推动行业讨论,促进中国电力能源转型创新事业。本期我们与您分享系列报告的第二篇《国有发电集团转型之路》。
 
 
概述
 
中国国有发电集团在过去十五年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国有发电集团面临着需求增长放缓、投资风险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挑战。思略特认为,国有发电集团可以发挥在资产规模、政府关系管理和融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面向市场、聚焦用户、改革机制,提高综合创新能力。根据自身禀赋和战略,选择向有成本优势的发电商、注重服务的一体化综合能源供应商、平台为主的能源运营管理和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等方向转型,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外部挑战推动国有发电集团转型
 
从2002年国家启动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形成了以9大中央发电集团为主、30多家省级地方电力集团为辅的市场格局(见图一)。主要的中央和地方发电集团建立了集团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架构和能力,有效地满足了中国经济对电力商品的需求。发电企业自身在规模和管理水平上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图一:国内发电企业竞争格局
 
 
信息来源:各大电力公司官网、2015年年报,调研与访谈,思略特分析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以及国内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国有发电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电力需求增速放缓、传统主业增长遭遇瓶颈。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导致高耗能第二产业比例下降以及用电效能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十二五”末开始,中国整体电力需求进入缓慢增长时代,电力供过于求,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电力需求年均增速从2009-2014年期间的8.3%下降到2014-2016年期间的3.5%(见图二)。火电设备利用小时降至4165小时,为1964年以来最低。虽然2017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期增长6.5%,有所回升,但电力供需宽松将成为常态。
 
图二:中国电力需求情况
 
 
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电联,美国能源信息局,国际能源署,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摩根大通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