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实现四大跨越

2017-11-10 12:00:21 中国环境报   点击量: 评论 (0)
国家能源局近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世界范围的核电发展正处于技术升级换代期、产业格局调整期、发展重心转移期的大背景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这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和带动
 国家能源局近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世界范围的核电发展正处于技术升级换代期、产业格局调整期、发展重心转移期的大背景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这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凸显,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了四大跨越。
 
一是全面掌握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自主攻克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们的核电科研队伍快速掌握了世界先进的非能动设计理念,并成功借鉴和应用到CAP1400以及“华龙一号”的设计中,大大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在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具有四代特征的核电技术上,通过示范工程牵引,攻克了一系列技术、设备难题,产业化应用走到了世界前列,成为核电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二是在关键设备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中高端注入强劲动力。三代核电站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一大批重型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屏蔽电机主泵、数字仪控系统、爆破阀等核心设备均已完成样机制造,高温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燃料装卸料系统等已实现供货,这些成果的取得,显著地推动了装备制造企业上台阶、上水平,使我国具备年产6到8台(套)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从2008年依托项目的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三是在基础材料研制方面实现了补短板,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基础支撑。超大型锻件、690合金管、压力容器密封件、核级锆材等关键材料加工制造技术取得质的突破;高温堆燃料元件已经产业化生产;核级焊材研制成功,改变了我国核电焊接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建成首条从海绵锆到成品管、板、棒、带材的完整生产线,为后续核电项目的自主化燃料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核电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为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夯实基础。专项充分发挥各大核电集团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在反应堆堆芯及安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严重事故机理及现象学研究、核电站关键材料性能研究等共性技术方面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建设了一批国际领先的大型台架和试验设施,为我国新型核电机型设计、持续提升核电创新研发能力提供了保障。
 
据悉,2006年,国务院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旨在瞄准世界核电技术前沿,突击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为建设核电强国提供支撑。2008年,国务院批准了核电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核电专项已立项课题201项,核定中央财政经费130.33亿元。专项实施近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单位的指导下,通过行业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共同努力,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980项,申请知识产权3000余项,编制各类标准887份,培养41个创新团队和各类科技人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00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领军人物。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lixi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