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不合理成本”丢不掉?分类之路道阻且长

2018-07-18 15:16:04 生态资本论   点击量: 评论 (0)
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投产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超过300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能力达到1亿吨

而这为他们垃圾发电的企业带来了什么呢?

并不夸张的说甚至可以建在日本市区附近的垃圾焚烧厂,比起我们水平领先的并不是一点半点。没有噪音,没有浓烟,这些市区中”默默无闻”的垃圾发电企业,却能处理相当规模的垃圾数量,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年焚烧量5万吨的工厂仅需60名员工。

这当然不仅仅是技术上先进带来的结果,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同样也为日本的企业大额减负了。换句话说,我们的垃圾处理企业是在做垃圾处理的整个流程,而日本的企业却只需要负责处理垃圾分类其中的一环。其成本高低不言而喻。

03

分类之路,道阻且长?

垃圾分类与焚烧发电,都旨在对垃圾的剩余资源进行提取,他们不仅互补,而且相互促进。

张超认为,如果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不仅仅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环境,还可以为环保企业大幅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这不仅仅包括企业的经济成本,也包括所需的时间成本。参考日本垃圾处理带来的经验,如果在源头上能够给予企业足够的帮助,我们的企业也能大幅提高的垃圾处理的效率。

构建合理的垃圾分类程序,这会给垃圾焚烧企业带来本质性的变化,甚至不夸张地说,以一个完整垃圾分类架构所带给企业的便利,甚至比设备技术的革新要大得多。在我国不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下,人们扮演的往往只是制造者还没有普遍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习惯,尚未从‘要我分’转变到‘我要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尚未入脑入心。

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持续的宣传引导,更需要在一些崭新的生产体系加以匡正,比如:在商品上添加分类标识,不断提示着人们的分类行为。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行动,日本普及垃圾分类的习惯用了三十年,我们的人口远超日本,需要用多少时间?

当然,中国社会无法容忍30年的漫长的习惯养成,垃圾分类已然迫近现实生活,这是由环境容量倒逼而成的,能否跨越这一步,是我们社会治理能力和城市文明进化的标尺。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售电小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