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把防雷当引雷 弱电系统安防防雷注意事项

2013-11-28 10:21:31 北极星电力信息化网  点击量: 评论 (0)
广域信息系统(WAIS,wide-areainformationsystem)是指:一个跨越地域广泛,系统设备之间有着直接电气连接关系、无法实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弱电系统。安防系统属于广域信息系统。广域电磁环境—影响广域信息系

说,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4坚持“单点接地”安全设计原则,可以避免被“接地防雷”的误导,并可规避复杂接地系统的冤枉投入。

5“单点接地”是检验和判断安防系统安全设计和隐患设计的“试金石和分水岭”。

关于安防工程中“建筑物及其供电系统防雷”问题

先请大家考虑个问题:安防工程商给甲方设计安防工程,甲方本来就在建筑物里正常工作和用电,他们的建筑物和供电系统都是通过了安全验收的,而且都有日常的检测维护,怎么还需要做安防工程时来考虑和设计他们的建筑物防雷、配电防浪涌,搞什么电源三级保护呢?即使甲方建筑物和供电系统防雷,防浪涌不合格,那也不是安防工程商管辖的事情;建筑物防直击雷和电源多级防雷,在安防防雷工程的相关管理文件中和在“专业防雷”宣传描述中,占了主要篇幅,而真正的安防系统的防雷设计部分又是突出了“立杆避雷针化”和“防雷多点接地”两大安全隐患设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建筑物和供电系统防雷是安防系统建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应属于安防系统设计管辖范围,否则就是画蛇添足。绝大多数安防工程商也不具备相应资质。

安防系统防直击雷设计

第一,安防系统所有设备应该在已有建筑物防雷避雷系统和其他独立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内工作,传输线缆尽可能埋地穿管布线。

第二,室外孤立的立杆摄像机,如确有必要防直击雷(需论证雷击概率),应该设置独立避雷针保护立杆摄像机,立杆与独立避雷针距离应大于4、5米(反击立杆的距离),摄像机立杆顶部千万不能安装避雷针,下面也不要做接地网,金属立杆还要做好与摄像的高级别、全天候绝缘,以应对避雷针接闪时“跨步电压”通过立杆反击摄像机;使用木质或水泥绝缘材料立杆更有利于绝缘,摄像机支架最好用工程塑料支架,以提高绝缘级别。

第三,还有人提出把“摄像机立杆做成避雷针,让摄像机与立杆绝缘”的方案,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避雷针接闪产生的雷电反击电压击穿空气的距离在三、四十厘米以上,阴雨天可以超过1米以上的距离,常规绝缘无法做到。

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主动纠正自己过去做的“安全隐患防雷工程”。


关于对雷电感应的认识

对雷电感应的描述,“专业防雷”用了“雷电电磁脉冲”,“雷电冲击波”,“雷电波”,“浪涌电压”,“浪涌电流”,“雷电过电压”,“雷电过电流”等等诸多描述词汇;但是对于线缆上的“雷电感应”到底是什么东西从未见说明。

1)虚假的雷电感应数据

所谓监控系统线缆上有几十千伏的“雷电压”,防雷器“需要有几千、几十千安的放电能力”的说法,应该是源于“专业防雷”人为制造的多点接地,引入地电位和电网浪涌的数据,这是与雷电电磁感应风马牛不相及的虚假数据。“浪涌”和“接地浪涌保护器”本来是电网系统的名词和概念,现在让“专业防雷”把它和雷电感应混为一谈了,不仅如此,干脆就把电力系统的“接地浪涌保护器”直接当作弱电系统的“防雷器”来使用了。

还有一类“专业防雷”给出的雷电感应计算公式,算出来的数据也是几十千伏的“雷电冲击波”,这都是在对地电位缺乏基本认识情况下拼凑的数据,再带上雷电感应的“帽子”,是为推销“接地防雷器”、“接地浪涌保护器”寻找“合理说法”而已。反映出这些人对雷电感应的本质没有基本认识。

2)雷电电磁辐射、电磁感应定性分析

雷云放电过程中主要是热能、光能、机械能、声波能等能量消耗,雷电电流的“电磁辐射能量”只是雷电总能量中的一小部分。雷电感应仅指某条线缆实际接收到的“电磁辐射”能量。“辐射”与“接收”之间有一定的“电磁耦合关系”,这种“电磁耦合关系”是受到以下许多因素影响和限制的:

1.频谱影响:只有高频才能形成有效辐射,而高频辐射只是雷电流的高次谐波成分,不属于雷电的主能量频谱范围;

2.“天线效率”与雷电流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与天线结构尺寸和波长(频率)密切相关,严格设计和精密加工的天线效率在50~70%左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责任编辑:何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